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贵州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贵州省“十三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6-20 14:46:25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抢抓国发〔2012〕2号文件出台、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努力奋斗,锐意进取,实现了全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为“十三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总体实力显著提升。2015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达到3327亿元,是2010年的2.64倍;人均生产总值24523元,是2010年的2.4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5亿元,是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67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5亿元,是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49倍。民族自治地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绝大部分民族地区县有两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各民族地区县至少有一条高速公路通达贵阳。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航道工程完工,建成四级航道791公里。“三州”均有机场通航。一大批中型以上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实施建设,病险水库治理全面完成,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民族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升级换代,宽带建设取得突破。
       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末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城镇体系不断优化,以“三州”
       中心城市为区域增长极、重点县级城市为次区域增长点、一批特色小城镇为基础的区域性城镇体系初步成型。民族地区各中心城市不断强化基础支撑,城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县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逐步展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工业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序推进。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在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和部分民族地区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少数民族地区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继续保持100%达标,中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部达到国家环境控制质量二级标准城市。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为良。
       民生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民族地区24个扶贫工作重点县、543个贫困乡镇实现了减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330.27万人;农村居民收入2015年达7221元,比2010增加4019元。民族教育稳步发展,省财政设立了省级民族教育专项资金,并在分配教育经费上向民族地区倾斜。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不断加强,科技、卫生、体育和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更加完善,财政补助标准、个人筹资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显著提高。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先后制定一系列民族文化保护条例,出版一系列民族文化专著,申报一批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了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了一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区。
       通过繁荣文化事业、振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中国梦”,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
       民族工作推陈出新,团结和谐大局更加稳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省委省政府确定定期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省直各部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工作和以县为单位全面小康列入考核;涌现出15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和1004家省级示范单位。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亲如一家的大好局面。
       民族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率先在全国出台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编制实施了《“三州”等民族地区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修订完善了一批民族区域自治配套法规规章,制定和实施“一法两规定”的长效机制,丰富了民族法制建设的内涵和质量。通过认真执行民族法律法规,使全省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突破瓶颈制约、基础设施变化最大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最足的五年,是坚守两条底线、生态建设成效最好的五年,是社会协调发展、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通过五年的努力,《贵州省“十二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第二节  “十三五”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
       中央和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央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国发〔2012〕2号文件要求贵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把“三州”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中央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贵州省陆续出台和实施《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意见》(黔党发〔2013〕5号)等重要文件,推动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支持民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的意见,给予民族地区特殊支持政策。“十三五”时期,全省将继续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和大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区,加快民族特色城镇发展,全面提升民族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和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为民族地区强化发展支撑、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惠及全民的同步小康社会建设带来新机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央要求,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要把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这为民族地区加快脱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保障。
       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改变为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带来新机遇。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改善为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全省深入推进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实施计划,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医药养生省、全国大健康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宜居颐养胜地,为民族地区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开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全省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山地旅游大省建设为民族地区促进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发达地区要素成本上升和省内民族地区发展条件改善,为民族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全省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带来新机遇。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全省大力实施新兴产业突破工程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为民族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难得历史机遇。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大中城市带动战略,有助于加快凯里、都匀、兴义三个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并带动一批具备中等城市潜力的县城(县级市)加快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节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全省整体水平相比、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差距,民族事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2015年,我省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产总值仅及全省人均水平的82.16%、全国人均水平的49.69%,距离全面小康标准差距较大;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3.11%和82.35%。民族地区人均经济指标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绝对差距仍在扩大。民族地区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为主,缺少总量大、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集群,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低、规模小,转型升级压力大。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中药材、乡村旅游、精果林等特色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有待加强。
       基础设施缺口较大,民生改善任务繁重。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县乡村道等级低、维护机制不健全。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仍很突出,“三州”仍有4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未能解决;工程性缺水严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经费投入不足,劳动力素质较低,少数民族人才储备不足。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基层医疗卫生条件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脱贫任务极为艰巨。全省46个少数民族县(市)全部属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其中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6个。2015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贫困村4975个,农村贫困人口270.80万人;贫困发生率16.73%,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因病致贫、因灾返贫现象仍然存在。
       城镇化进程缓慢,辐射带动能力弱。2015年全省民族地区城镇化率比全省低2个百分点左右。城镇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大中城市带动。县城及中心镇建设滞后,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弱,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低。各类特色小城镇建设虽推进速度较快,但集聚效果尚不显著。
       公共文化服务不足,民族文化面临萎缩甚至消失危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要,公共文化产品欠缺,偏远民族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单一,一些民族文化遗产、民间工艺、民族艺术濒临失传。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不够。我省民族地区大多处于长江、珠江上游,是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牢牢守住生态保护和加快发展两条底线具有一定困难。目前的生态保护补偿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行动的成效。
       体制机制问题仍较为突出,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中央及省级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偏少、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地方配套压力过大等政策瓶颈并未根本解决,政策支持体系亟待进一步加强。现有绩效考核体系缺乏针对性,使民族地区发展面临诸多难题,部分地区产业园区空心化现象较为突出,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围绕以区域开发带动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以改革开放激发民族地区发展活力,着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同步发展,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区域开发带动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强化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武陵山片区和乌蒙山区为重点,通过整体规划和政策引导,既有效解决区域内共同关注的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问题、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又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和分工机制,整合各地区优势资源,形成区域发展合力,推进区域合理有序开发。
       坚持改革开放激发民族地区发展活力。加快转变思想观念,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消除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江-珠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探索发挥自身优势与对外开放合作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模式,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民族地区团结进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更加注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的“两江”上游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贵州民族地区要围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协调进步、民族文化繁荣、生态优势凸显、民主法制健全、人民幸福安康。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左右,到2020年,确保达到5800亿元,力争突破6200亿元,人均接近43000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5%以上和38%以上。
       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取得决定性进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常住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分别增长12%以上和11%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比2015年提高1岁以上。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文化、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新突破。石漠化扩展势头得到基本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明显增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水利工程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加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开放平台和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引进来”和“走出去”取得重大进展,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保护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推动民族文化跨越式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创新,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群众,构筑各民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显著增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工作法律法规更加健全,各类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稳固,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富强的新局面。

第三章  加大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力度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体要求,全面落实“1+10”和“33668”脱贫攻坚计划部署,坚决打赢全省脱贫主战场的攻坚硬仗。

       第一节  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建立更加明确的扶贫开发责任制。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和“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强化县级主体责任,完善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加强贫困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深入推进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大力提升农村脱贫一线核心力量。
       建立更加有效的大扶贫工作机制。按照“党委负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要求,以集团帮扶为龙头,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形成强大脱贫攻坚合力。
       建立更加有力的扶贫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性资金对民族地区的更大支持,加大各级财政支农、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完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推行“政银企农”合作模式,完善“四台一会”融资机制。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大力实施普惠金融,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民族地区贫困乡镇、贫困村延伸。推动开发性金融支持扶贫开发,设立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基金,创新建立公益众筹扶贫等新模式,探索创新使用民族发展资金的新路径。深化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推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特惠贷”。
       建立更加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完善以减贫成果为导向的绩效考评机制,全面实施扶贫导向考核办法。继续完善“摘帽不摘政策”激励机制,推动全部贫困县、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和贫困村出列。完善统计监测,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为主、系统自查为辅的绩效考评机制。

       第二节  实施六大脱贫攻坚工程
       加快编制民族地区各县(市、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依据各地自然地理条件、致贫因素和产业发展重点,按照“一次规划、综合设计、统筹实施”的原则,重点谋划实施六大脱贫攻坚工程。着力推动产业脱贫,大力实施十大扶贫攻坚示范县、十大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十大扶贫产业园区“3个10工程”,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产”产业推进行动,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乡村旅游”电商发展路子,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实施异地搬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贷款向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倾斜,实施易地移民搬迁103.9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82.24万人)。着力推动生态建设脱贫,加大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快建立省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继续实施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支持调整完善民族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基本农田保有指标。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着力推动教育医疗脱贫,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实施“百院建设工程”,加强民族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着力实施兜底保障脱贫,较大幅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推进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完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兜底82万人。

       第三节  加快推进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众脱贫攻坚
       强力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攻坚。紧紧围绕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加快编制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战场,积极探索分类扶贫模式,着力推进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薄弱环节建设,实施产业化扶贫,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建设开放式扶贫示范区,带动片区群众脱贫攻坚。
       强力推进“六山”地区脱贫决战行动。将民族问题和贫困问题叠加突出的麻山、瑶山、雷公山、月亮山、大娄山、乌蒙山等“六山”地区作为重点区域,以“六个到村到户”和“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配套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等工程项目,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促进特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前实现“六山”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

       第四节  加快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和人口数量较少民族发展
       推进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全面小康。扎实推进《贵州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行动计划》实施,落实好“两个优先”战略,按照“一达到、二退出、三保障”和“四通八达”的目标,重点加强村寨道路硬化、饮水安全设施、小康房、小康寨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卫生参合率、教育、就业等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到2017年,63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全部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其余行政村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推进人口数量较少民族率先整体脱贫。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扶持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贫困村整体脱贫实施方案》,按照“省级扶持、市级统筹、县负总责、乡抓落实、整村推进”的原则,坚持输血与造血、外部给力与自我发力、整体脱贫与提前小康、树立典型与示范带动相结合,整合资源、优先扶持,扎实推进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就业培训、公共服务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切实提升人口数量较少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到2018年底实现人口数量较少民族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到2019年前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第五节  打好极贫乡镇脱贫攻坚战
       切实加强极贫乡镇的定点脱贫攻坚工作力度,按照“一个目标、一位领导、一支队伍、一个方案、一套考核机制”的要求,确保实现极贫乡镇两年打基础、三年建成效、四年脱贫,并发挥19个民族地区极贫乡镇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民族乡镇共同发展。
       制定并组织实施极贫乡镇定点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以极贫乡镇建档立卡人口的脱贫为最终目标,围绕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产业和就业等方面,科学谋划脱贫攻坚项目,积极统筹整合帮扶资源,科学制定极贫乡镇脱贫攻坚方案。用足用好121亿元的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子基金,重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完善和创新资金筹措方式,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投入极贫乡镇建设。制定工作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挂牌督办、脱贫销号。
       切实加强极贫乡镇脱贫攻坚保障。压紧压实攻坚责任,分别成立极贫乡镇定点脱贫攻坚指挥部及前线工作队,开展“一对一”帮扶。落实县乡基层的主体责任和省挂帮领导的帮扶责任,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定点工作制度、调度督查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为极贫乡镇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障。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和效益。在财政投入、税收支持、土地利用、人才保障等方面向极贫乡镇倾斜。同时,加强极贫乡镇对外沟通和交流,大力开展特色品牌打造和宣传,集聚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极贫乡镇的脱贫攻坚大业,提高脱贫攻坚效率。

第四章  大力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以交通、水利、信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城乡一体、适度超前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第一节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机场和内河航运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陆水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
       铁路。建成贵阳至昆明、重庆、成都等高速铁路,铜仁至玉屏、盘县至兴义城际铁路,毕节至四川叙永、瓮安至马场坪等铁路。加快建设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贵阳至兴义高速铁路。
       公路。加快建成六盘水至威宁、环贵州高速公路“三州”段等一批高速公路。大力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提升工程,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比例达80%以上。加强连接重点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公路建设。加强县乡道路提级改造,继续实施通村畅乡工程,到2017年实现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到2020年力争100%的撤并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100%自然寨通水泥硬化路。
       机场。完成兴义机场改扩建,实施黎平、荔波等机场改扩建工程,推进威宁、罗甸机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规划建设都匀支线机场。积极拓展增加直达国内重点城市航线,争取开通国际旅游包机航班。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通用航空。
       水运。加快打通贵州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黄金水运通道”,充分发挥水运相对优势,积极发展内河运输,抓紧开展乌江航道及南北盘江—红水河升级改造规划方案研究;继续推进清水江通道工程建设;加快都柳江航电梯级开发进程;大力发展库区航运及旅游航运。规划建设南北盘江—红水河贞丰港白层港区、望谟港蔗香港区、罗甸港罗妥港区。

       第二节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全省水利工程“三位一体”规划建设任务,以保障城乡生产生活供水和防洪抗旱减灾为目标,加快区域内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和农村微型水利工程,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力争建成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黄家湾和马岭水利枢纽工程,新建福泉凤山、都匀石龙、威宁玉龙等大型水库,新开工建设和建成一批中小型水库,到“十三五”期末,区域内每县至少建成一座中型水库。推进供水管网及输配水工程建设,加快城镇供水向周边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加强区域内重要河流清水江、红水河、都柳江、舞阳河、乌江等流域沿岸重点城镇防洪工程治理,增强防洪能力。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和重点水利建设,大幅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和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基本解决民族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第三节  推进电力、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电力输配网络建设。完善输供电配套网络,推进“五交两直”电力外送通道和兴仁—独山—黎平等省内跨区域输电通道建设,到2020年力争实现220千伏电网县域全覆盖。
       油气管道设施建设。推进中缅线、中贵线、桂渝线等国家基干管道向民族地区县延伸,完善天然气管网干线和支线,2020年达到县县通天然气。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落实“宽带贵州”行动计划,大力推进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民族地区光纤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宽带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综合通信网络和少数民族语言网站建设。加快发展宽带网络,以光纤宽带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为重点,完善互联网网络架构,升级骨干网络,实现高速度高质量互联互通。实施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自然寨宽带普遍服务工程,提高接入带宽、网络速率和宽带普及率,推动信息网络宽带化升级和向农村纵深延展,实现“村村通宽带”。支持凯里市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城创建“宽带贵州”示范城市。统筹宽带和无线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协调发展,加强4G网络州域覆盖,积极布局5G网络,推进公共区域无线WLAN、WiFi热点建设。打造工业创新云、现代农业云、山地旅游云、精准扶贫云、电子政务云、平安云等“七朵云”。

第五章   加快民族地区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比较优势,以大旅游、大健康、大数据、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矿资源深加工等为重点,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一节  全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和山地旅游目的地       
       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和山地旅游目的地。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城际铁路等快速大交通的骨干支撑作用,着力完善旅游快速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城市与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及交通枢纽的快速联络线建设,实施一批旅游交通环线、旅游专线公路及断头路建设项目,在有条件的景区规划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提高旅游的通达性和可进入性。大力改善乡村旅游交通条件。加快构建交通路网服务、交通便捷服务、交通特色产品、旅游信息服务、交通服务保障五大综合交通旅游服务体系。加大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厕、停车场、环卫、消防等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改善旅游景区基础条件。加快完善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旅游电子商务、汽车营地、医疗救助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健全旅游产业产品体系。实施旅游精品带动工程,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设计,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提炼形成典型文化符号,创造和提升民族特色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加快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和山地旅游特色产品体系,全面提升民族文化旅游和山地旅游发展水平,打造民族地区旅游升级版。重点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加快发展自然景观游、生态旅游、避暑休闲、温泉度假、健康养生、山地户外运动、汽车露营、探险等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地质公园等科普资源,加快发展科普旅游产品。依托文化遗产、古城古镇及重点旅游城市,重点开发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城镇旅游等产品,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休闲娱乐中心。结合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旅游产品。注重旅游产品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村寨保护的融合,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民族文化活态传承和民族村寨保护发展,加大以民族特色手工艺品为主导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及宣传。
       提升打造精品景区。突出精品景区龙头带动和品牌建设作用,打造一批国际水准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旅游精品,积极创建国家公园。着力改造提升黄果树—龙宫、荔波喀斯特、施秉云台山、梵净山、马岭河—万峰林、乌蒙大草原、镇远古镇、剑河温泉、从江芭莎、雷山西江苗寨、黎平肇兴侗寨、三都万户水寨、百里杜鹃等山地精品景区和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加快完善荔波樟江、威宁草海、万峰湖等山地水体景区功能,加快建设平塘大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景区和惠水燕子洞亚太国际地理标志公园。
       推进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加快构建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山地旅游精品线路,串联带动精品景区、旅游城市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形成覆盖全省、连通内外的全域化旅游格局。提升完善资源独特、主题突出的省内经典旅游线路,重点打造黎平—从江—榕江—三都—荔波—平塘—罗甸—安龙—兴义“八百里黔山”等山地旅游精品线路。依托快速交通体系,打造昆明—曲靖—安顺—贵阳—都匀—三都—荔波—从江—三江—桂林—阳朔—贺州—肇庆—广州等跨省区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打造香港—广州—桂林—贵阳—安顺—六盘水—昆明—曼谷的世界级跨境黄金旅游线路。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乡村自然风光、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抓好惠水好花红布依寨、务川龙潭仡佬寨、雷山新桥村、盘县普古奢烹村、从江岜沙苗寨、丹寨石桥村古法造纸等乡村旅游村寨建设,建设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着力打造全国山地乡村旅游示范区。
       大力实施“旅游+”工程。推动“旅游+农业”,把农业园区做成农业景区,把农特产品做成旅游产品,把美丽乡村做成旅游集散平台,促进农旅一体化。推动“旅游+工业”,积极发展山地旅游装备制造、特色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民族医药等产业,促进特色工业发展。推动“旅游+城镇”,突出一城一景、旅游产业支撑、现代城镇功能完善、社会事业配套,促进产城景互动。推动“旅游+服务业”,促进旅游服务标准化。推动“旅游+大数据”,不断提升旅游智能化水平。推动“旅游+扶贫”,从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把旅游和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脱贫攻坚。

       第二节  努力创建全国大健康养生基地
       深入推进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实施计划,加快资源整合,推动健康养生产业市场化、融合化、高新化、集聚化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医药养生基地、全国大健康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宜居颐养胜地。
       加强大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依托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各类示范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和示范县,规划建设一批大健康医药产业基地(园区)。加快推进研发平台建设,设立大健康医药产业研究院和大健康工程创新中心,推进云技术运用食品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平台建设,建成大健康医药产业云。加快推介展示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培育打造大健康医药产业联盟。
       深入实施大健康产业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健康养生企业培育壮大工程,积极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骨干企业,扶持一批上市企业,做大一批中小企业,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配套的大健康养生产业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大力培育地理标志产品,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充分挖掘整理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瑶族等民族药方,加强民族药理论研究和产品研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出贵州民族药新产品。积极推动将贵州民族药纳入国家药典,推动已取得国家民族药身份的优势品种进入国家医保和省级医保目录。利用各种渠道,分类扶持不同规模的民族药企业。支持民族药企业生产销售贵州民族药产品,支持民族药企业做大做强。
       构建大健康养生产业体系。做大健康养生产业,推进医旅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滋补养生、康体养生、温泉养生等业态。做精健康医疗产业,积极发展高端、特色医疗,创新发展智慧医疗,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培育发展区域医疗中心。做优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发展养老、休闲、康复一体化的特色产品,发展社区健康养老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健康运动产业,大力发展山地户外和水上运动,促进康体养生产业发展,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做大健康药食材产业,大力发展药食两用产品。积极发展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康复、心理健康等专业健康服务。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管理服务融合发展。

       第三节  强力实施大数据战略引领行动
       突出抓好大数据战略行动,积极对接融入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夯实大数据发展基础支撑,提升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深度应用水平,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大数据深度应用。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在政务、商事、公共事业及外包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深度应用,以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加快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深入拓展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推进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等三网融合业务。推动网络提速降费,提升电信服务水平。
       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贯彻落实省“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试点示范建设,促进移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创新,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形成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

       第四节  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跨越式发展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一批贵州原产地名优特农产品品牌,加快建立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加强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强粮食、生态畜牧等农业主导产业,做优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
       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生产标准化、产业集群化、覆盖农业主导产业、具有山地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发展从数量增长为主转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走资源节约、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着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和运销,重点抓好规模种养殖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培育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试点示范企业,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五节  加快培育特色优势工业集群
       坚持新兴产业增量扩张与传统产业存量提升“两手并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耦合,构建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着力打造贵州重要的生态型能源基地。稳步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大力发展高效燃煤发电,加快水能资源开发,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形成以煤为主、水火互济、多元补充的能源工业格局,建成贵州省重要的生态型能源基地。
       着力建设贵州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以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为主线,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做大做强黄金产业,积极发展煤电铝一体化及铝加工,调整钢铁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推进钢铁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建材产业,推动产业信息化、服务化、绿色化,着力建设贵州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
       大力提高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建设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强化产业集聚配套,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六节  大力扶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
       大力支持和推动民族地区用好用足民族贸易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发展壮大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队伍,命名挂牌1000家示范企业。积极争取更多民贸民品企业进入国家“千家培育百家壮大”工程,重点扶持一批民贸民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成为龙头企业。

第六章  促进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立足山地实际,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着力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经营美丽乡村,推动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节  稳步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促进民族地区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将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强化县城(含县级市)功能,增强小城镇发展活力。
       加快建设重点城市。凯里中心城市(含凯里市和麻江县)、都匀中心城市和兴义中心城市是区域中心城市。凯里中心城市是区域级生产性服务中心、区域级旅游组织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服务于省域东部地区的科技研发、信息咨询、商务金融等功能,加快凯里—麻江一体化发展。都匀中心城市是区域级生产性服务中心、农特产品加工及流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服务于省域南部的科技研发、信息咨询、商务金融等功能。兴义中心城市是区域级生产性服务中心、区域级旅游组织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服务于省域西南地区的商贸流通、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功能。按照科学统筹、超前规划、布局合理的要求优化县城功能分区,把县城做亮、做活、做强、做美,打造宜居宜业靓丽县城(含县级市)。
       激发小城镇发展活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打造城乡居民生活后花园和美丽乡愁精神家园。支持一批以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商贸流通、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等为特色的小城镇加快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制镇功能,提高人口集聚能力,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适度集中。鼓励农民向中心村集聚,整合各类资金,统筹规划建设中心村公用基础设施。支持一批小城镇和村庄发展乡村旅游。

       第二节  建设美丽乡村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加快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按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要求,建设民族特色美丽乡村。优化村庄规划布局,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民族风貌保护,经营好美丽乡村、农耕文化资源和乡土旅游资源,打造小而精、小而富、小而美、小而特的新型农村景观。鼓励发展休闲、旅游、创意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优化生产生活布局。加大对承担农业生产、生态建设、耕地保护等重要功能地区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支农政策统筹机制,整合支农政策资金,提高使用绩效。鼓励农村统筹盘活存量设施用地,优先保障现代农业设施需求。充分利用城镇化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资源,强化政策激励和约束,引导存量宅基地自愿和有偿退出,促进农民由分散居住向相对集中转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第三节  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发展
       突出重点保护发展对象。加快编制《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推动逐级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约束。以民族特色小镇为中心,以民族特色村寨为辐射,以廊带示范为引领,实现点、线、面保护发展有机结合,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区域性保护与发展。重点保护和改造500个特色村寨和10个特色小镇,命名1000个民族特色村寨,推动保护特色民居、培育特色产业、改造特色人居环境、传承特色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位一体”保护与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保护改造村镇民族特色民居。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民居保护,制定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技术导则,保护营造方式、建造技艺和传统建筑风格,保持与自然生态相协调、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村镇风貌,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群落。加强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古建筑的保护,筑牢消防安全屏障,修缮村镇内古建筑和特色民居。推进民族特色民居改造,旧民居改造注重保持传统建筑风格,新民居建设注重引导体现民族特色,内部空间格局和设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满足节能保温和抗震安居等要求。
       发展民族村镇特色产业。立足特色村镇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人力资源等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民族特色产业。打好民族牌、特色牌、生态牌、休闲牌,利用现代理念、技术、管理、方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加工业以及特色手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改善民族特色村镇人居环境。开展少数民族村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整治村寨环境,改善生活方式和村容村貌,全面开展清洁工程,让“特色、自然、朴素、清洁”成为特色村寨的第一感观。加快特色村镇道路建设,提高建设质量,重点解决特色村镇与干线道路的公路连接和村内便道硬化。加强特色村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集中供水。加强特色村镇农网改造,保障生产生活用电。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提高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覆盖率。统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加强消防、污水处理、防洪、防震、便民利民商贸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动改厕、改圈、改厨建设。建立健全村镇设施管护、环境保洁、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传承发展村镇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重点抓好民族文化的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鼓励引导群众将民族语言、文化艺术、生产技艺、节庆活动和婚丧习俗引入日常生活,传承民族记忆。重视培养村镇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支持成立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完善特色村镇民族文化设施,加强寨门、戏台、传统体育设施等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的标志性公共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支持开展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演民族戏剧等文化活动,增强特色村镇的文化特色和吸引力。
       促进特色村镇民族团结和谐。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乡镇、进村寨、进社区,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文艺演出、体育竞技、文化宣传栏、村规民约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和民族法律法规。

       第四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
       改革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体制,持续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各类空间,实现产业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有机衔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生产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增强城乡产业联系,构筑城乡互动产业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水电路气等各类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以市、县为单位制定并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均衡配置。把农民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推动城乡各类基本保险制度全面并轨。健全城乡社会管理体系,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增强农村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第七章  促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发展新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现代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第一节  实施民族地区群众安居工程
       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和城镇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工程,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加快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为主抓手,重点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或民政系统低保户、五保户危房改造,同时兼顾一般困难群众,到2020年,民族地区应改尽改的农村危房基本改造完毕。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地质灾害搬迁,加强农房抗震改造,确保农村住房安全
       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结合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发放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保障范围,严格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促进就业创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进全民创业计划,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提供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等方式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加强州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重点支持凯里、都匀和兴义等地建立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深化与省内外产业集聚程度高、劳动力需求旺盛地区的劳务合作,坚持转移就业与就近就地就业“两条腿”走路。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按照国家规定,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政府补助标准,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拓宽医疗救助范围,做好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互补。完善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稳步提高覆盖范围。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合理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适度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到2020年,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平均达到4300元/年以上,城镇居民低保标准平均达到645元/月以上。支持和鼓励优抚医院、光荣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年养护院、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等服务设施建设。

       第三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切实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进学前民汉双语教育,新建、改扩建一批城乡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解决“入园难”问题,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切实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增加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大对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改造支持力度,实施民族特色双百工程,在全省范围内打造100所民族特色示范学校,培养100名优秀教学名师;充分利用省级示范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省级示范性高中民族班建设,为边远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行和完善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扶持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点的高职和中职学校,重点扶持符合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在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等高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支持贵州民族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等民族院校发展,

上一篇:贵州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下一篇:贵州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