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贵州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贵州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6-12 14:17:52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决策部署,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较快发展。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至 2015 年底,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到 599 家,比“十一五”期末新增 295 家;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16 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5 家。“十二五”时期,专利授权 41577件,年均增长 35.5%;有效发明专利 5428 件,年均增长 27.4%;技术交易额从2010年的21.90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177.21亿元,年均增速 52.0%;科技进步贡献率从 2010 年的 39.8%提高到 2015年的 45.4%,增加了 5.6 个百分点。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十二五”时期,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速增长。初步估算,2015 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约为 2600 亿元和 630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约为 1900 亿元和 480 亿元、年均增速 30%;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7.3%,比“十一五”期末上升 5 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6.0%,比“十一五”期末上升 3.2 个百分点。
       重点产业稳步发展。大数据产业:我省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落户我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中兴、富士康、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惠普、浪潮、神州数码、中国普天、北大方正、高通、微软、谷歌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进驻我省,振华科技、航天电器、贵阳朗玛、货车帮、东方世纪等一批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全省大数据相关企业数量超过 1 万家;“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建成运行;大数据发展环境渐成体系。生物医药产业: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民族药新型制剂等 6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落户我省;益佰、百灵、景峰、信邦、汉方、神奇、同济堂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全国制药500 强”,国药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进驻我省;艾迪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仙灵骨葆胶囊等产品的行业领导品牌地位得到巩固。节能环保产业: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高效节能电机、复合反渗透膜及组件、海水淡化膜、抗污染膜、抗氧化膜、磷矿伴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和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实现产业化应用。高端装备制造业:航空发动机、无人机、高级教练机、液压基础件、高端紧固件及精密微特电机、全地形工程车、中高压开关、数控磨床等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新材料产业:湿法净化磷酸、高强韧铝合金、高速重载机车 EA4T 车轴钢、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等生产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新能源产业: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建设运行,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 年,全省新能源产业装机 367.5 万千瓦,发电量 48 亿千瓦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吉利、奇瑞万达、添钰动力科技、力帆时骏振兴、兴国新能源、西凯电池、凯马汽车、中安永恒、巴斯巴等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落户我省,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 5000 辆。
       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以贵阳、贵安新区、遵义、安顺为核心,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呈现聚集态势。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安新区、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新区、开发区和基地,以及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快发展,全省产值亿元以上高技术企业几乎集中在新区、开发区、园区和基地,辐射作用日益增强。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从国际来看。未来 5—10 年,是全球新兴技术群体迸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深度演变的关键时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各领域渗透,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生物信息、生物芯片、基因编辑、细胞调控、脑科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生物经济将引领人类跨入生产生活新天地;纳米技术、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等高技术突破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全球气候变化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绿色经济正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引擎;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加快融合,催生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引领消费新风尚。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格局重构,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扩大有效投资,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加快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所需的体制机制环境将更加完善,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更加紧密,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配置持续优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从我省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贵州交汇叠加,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西部第二个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网络扶贫试点省,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和发展空间。但也要看到,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不多,领军企业不够,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融资渠道不宽,一些改革措施和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还不适应我省加快新旧动力转换、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内绝大多数省份依靠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利用其产业基础、地域优势和发展环境,积极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不断拉大与我省的差距。我省需要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和统筹规划,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批复我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网络扶贫试点省等战略机遇,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工作总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大数据战略行动,协调推进大扶贫和大生态战略行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发展壮大信息经济、生物经济、高端制造、绿色低碳、数字创意 5 大领域的大数据、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 8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组织实施关键技术创新、产业金融引导、应用示范、产业化推进、产业集聚工程,推动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二)发展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加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加强潜在需求侧政策引导,推进新产品新服务应用示范,培育发展新消费新业态,鼓励创新,适度监管。
       创新驱动,龙头带动。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鼓励原始创新,推动集成创新,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附加值、增强辐射力。
       开放合作,集约集聚。把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契机,加大引资引智引技力度,高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布局。引导优强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园区和基地集聚,实现特色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 2020 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以下目标:
       1.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 15%以上,总产值约 6000 亿元,增加值约 1500 亿元、占 GDP 比重约 8%,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2.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 5%以上,新建 5—10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100 个以上省级创新平台,培育 10—20 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凝聚一批创新型领军人才,突破一批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超过 25%。
       3.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全省有利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集聚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有关标准规范、信用体系、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环境更加优化。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大数据产业
       紧紧围绕国家《关于贵州省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有关事项的复函》要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数据生产流通、创新应用、端产品制造,全力推进大数据在网络扶贫试点省建设中的应用,将我省建成全国领先的大数据资源集聚地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示范基地。到 2020 年,全省大数据产业总产值达到 2200 亿元以上,其中大数据制造业产值 1000 亿元以上、服务业产值 1200 亿元以上。
       1.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改造升级,提升基础网络通信能力,推动全省城乡光纤网络建设,建立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提升地理空间数据获取、生产和加工能力,提高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精度,推动其广泛应用。加快构建新一代无线宽带网,实现城镇及人口密集行政村深度覆盖和广域连续覆盖,在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加快推进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全面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促进通信、广电行业融合发展。以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基地为载体,发展数据中心云服务,吸引一批国家级、行业级、龙头企业数据中心集聚我省,建成面向国际的中国南方数据中心。
       2. 大数据生产流通。发展大数据采集产业,逐步实现电商数据、社交数据、运营商管道数据、社会化“块数据”等企业和社会数据的专业采集、获取,促进数据资源商品化,形成新型产业形态。加快长江经济带数据基地、中国南方数据中心建设,满足政府、商业、科教、医疗等领域海量数据增长需求。加强数据清洗、脱敏、建模、分析、可视化等大数据领域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支持企业面向国内外市场从事数据加工代工服务;支持一批致力于商业、企业应用服务的大数据初创企业迅速成长。依托“云上贵州”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搭建大数据交易平台,培育大数据交换交易产业,对原始数据、精加工数据、数据挖掘分析算法等多种数据商品的交易进行先行先试;引进和培育一批从事大数据交易、移动金融、众筹金融、大数据金融投资、大数据征信和大数据资产评估等业务的企业,促进大数据交易交换,加快数据流动和共享。推动贵州大数据安全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网络与信息系统、数据、应用、芯片等大数据安全产品与服务,力争构建完整的大数据安全产业链;加强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电子认证、数据防伪、防篡改、隐私保护等数据安全技术攻坚。依托贵阳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贵州大学等,建设面向全国的大数据人才培育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优质培训机构和企业,推动我省相关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与其对接,联合培养新一代数据工程师等高端人才,为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3. 大数据创新应用。整合大数据优势资源,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和共享,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基地,搭建创业创新公共服务等平台,提升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利用现代传感技术、大数据、物联网和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具备便捷化、精细化、个性化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形成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智慧生态体系。将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平行生产管控、制造执行系统等先进制造业技术手段相结合,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支撑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制造、协同化设计、网络化营销转型。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能源产业低碳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我省能源产业节能减排和生产优化控制水平。大力促进大数据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构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社保、食品安全、体育等信息服务,推动大数据向民生服务领域渗透。利用互联网实现物流信息和供需信息的互通共享,进一步提升仓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重点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创新电子商务服务及模式。加快交通运输要素资源、出行服务、行业管控的互联网化,提高全省交通运输精细化管理能力、智能化服务水平和科学化治理程度。深入推进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深化生态环境数据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建立绿色环保服务体系,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搭建精准扶贫大数据应用平台,整合扶贫资源信息,实现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扶贫开发新模式。
       深入推进互联网与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积极推进工业控制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层融合应用,深化行业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集成技术在传统产业应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积极推动软件服务外包、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众筹外包等技术密集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4. 大数据终端产品制造。推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医疗健康电子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孵化及产业化,做大高端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规模。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应用示范及商业模式的探索,提升智能终端生产科技水平,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工业装备、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芯片设计与制造业务,不断提升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能力;大力引进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领域尖端企业,重点发展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厂测试三个子业态及支撑配套业态。大力推动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培育一批新型电子材料、新型元器件研发生产企业,推进新型电子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新型片式、高性能电子元器件、智能器件等产品。
       (二)生物产业
       顺应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和融合创新潮流,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技术服务,把我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到 2020 年,全省生物产业总产值超过 1000 亿元。
       1.生物医药。把握精准医学模式推动药物研发革命趋势,立足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先进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转变,积极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大力引进和发展先进技术,加快新药研发速度,提升药物品质,更好满足临床用药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需求,推进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1)中药民族药。依托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和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研究我省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药的物质基础、组方配伍、作用机理、生产工艺、制剂技术、质量控制、用药方法、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民族药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开展基于“互联网+”中药民族药材的种植(养殖)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药材资源保护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健全中药民族药材质量溯源检定体系。支持中药民族药材无公害种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推进药材种植基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开展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中成药先进制造工艺、健康产品制造技术、药材废渣利用技术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大力推进中药民族药技术和产品标准化发展,提升药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常用大宗和名贵道地特色药材为重点,依托技术创新平台和骨干制药企业,促进基地建设、药材经营、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生产相结合,延伸产业链,培育大品种,持续推动中药民族药全产业链规模化协调发展。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网络,预测预报中药资源濒危状况及中药材生产情况,构建中药材种植和流通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中药材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和中药材物流中心建设。推进中药民族药企业以多种方式兼并重组。(2)生物技术药。积极引进抗体药物、疫苗、重组蛋白质药物和多肽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生产企业和生物检测企业落户我省。支持产学研共建生物技术药物技术创新平台,鼓励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和流程,加快基因编辑、规模化细胞培养、靶向和长效释药等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细胞因子、重组蛋白质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性新型疫苗、寡核苷酸药物、胎盘多肽注射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特异性诊断试剂、生物检测产品等的研发和产业化。(3)化学药。推动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构建综合性和专业性药物研发平台。加快化学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支持制药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鼓励开展创新药和专利过期仿制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缓释、控释、速释、靶向给药系统等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不断提高原料药和制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及规模化发展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参股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境)重组和投资合作,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行业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制药企业集团。
       2.生物医学工程。充分发挥我省军工企业优势,引进一批数字影像、检验检测、诊疗设备、医用特种车辆等生产企业落户我省,鼓励军民融合开展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急救及外科手术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家庭用普及型医疗器械、康复医疗器械、制药设备等研究开发。重点开发生产医用氧气加压舱、电动轮椅智能控制系统、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设备、家庭健康产品、医用传感器等数字化、智能化医疗设备。扩大医用贴敷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等产品生产规模。推进精密输液器、蛋白质芯片传感器、可吸收生物材料等高质医用耗材产品和 3D组织器官打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高性能医疗器械。
       3.生物农业。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创制生物农业新品种,开发动植物营养和绿色植保新产品,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1)生物种业。建立完善动植物新品种创制平台,推进分子育种、细胞育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集成应用,培育推广主要农林动植物高产、多抗、高效、优质专用、易储耐藏、营养强化新品种,推动新品种培育、扩繁、试验示范和产业化。建设市场主导的品种权转让交易公共平台,完善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生物种业技术体系。加强国内外优质动植物品种资源引进检疫平台建设,推进动植物检疫新技术研发应用。(2)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加快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建立基于病虫基因组信息的绿色农药、兽药创制技术体系,创制新型动物疫苗、生物兽药、植物农药,推进规模化生产应用。加快饲用酶制剂、益生素、抗菌肽、植物提取物等生物技术产品在生物饲料中的应用,创制新型绿色生物饲料,推动产业化应用。加快突破保水抗旱、石漠化修复、磷钾活化、抗病促生、生物固氮和有机废弃物腐熟剂、堆肥接种剂、微生物添加剂等专用功能菌剂及有机废物处理、残留除草剂降解、土壤调理等技术瓶颈,创制高效生物肥料,推动产业化应用。
       4.生物制造。加快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向多领域渗透应用,培养发展生物基产品、绿色生物工艺技术及装备。(1)生物基产品。加快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与新型发酵产品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生物塑料、生化纤维等生物基材料规模化发展与应用。加快构建典型生物基产品产业链,推动集聚发展。重点推进非粮生物醇、有机酸、生物烯烃等生物基化工原料产业化,推动生物基产品及其衍生物在化工行业应用。提升氨基酸、维生素等新型发酵产品国际化发展水平。(2)绿色生物工艺技术及装备。加快生物反应器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围绕传统工业过程转型升级,加强生物催化剂、工业酶制剂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培育发展高效工业用微生物菌种,推动微生物制造产业升级。重点突破生化合成、生物印染、生物漂白、生物采矿等绿色生物工艺关键技术和装备,初步形成生物法绿色工艺体系,推动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食品、纺织、冶金及能源等领域应用示范,大幅减少水资源、能源消耗和废水、废气排放,提高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推进污水生物处理高效反应器、废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成套设备研发和应用示范。
       5.生物能源。大力推进生物质发电,积极发展新一代生物质液体、气体和固体燃料,开发高性能生物质能源转化系统解决方案,促进生物质能源清洁应用。(1)生物质发电。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以农业为主、农林剩余物资源丰富且农村劳动力资源富足的区域,优先发展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合成油;在荒山较多的区域,大力发展速生林、灌木林,建设原料基地,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在市、州政府所在地优先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依托大型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基地,优先建设大型畜禽养殖废弃物沼气工程,推广应用沼气发电和沼气提纯技术。(2)生物质燃气和成型燃料。重点在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农村人口居住较为集中、条件合适地区大力推广生物质燃气集中供应技术,建设农林剩余物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在居住区域附近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区域,优先发展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技术,建设一批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在生物质资源集中度较低、居住较为分散且不宜铺设燃气管网的地区,重点建设一批生物质成型燃料工程。(3)生物质液体燃料。推进非粮油料植物、淀粉植物种植基地建设,为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产提供原料。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合成油示范工程建设,实现规模化生产。建设生物质液体燃料示范工程,促进形成新产业链。(4)生物质能源清洁应用。积极推进高寿命、低电耗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生物质供热锅炉、分布式生物质热电联产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促进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燃煤集中供热、生物质热电联产。
       6.生物技术服务。构建生物技术专业化双创平台,支持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汇集国内外优秀生物技术智力资源,开办虚拟研发企业,挖掘创新潜能,促进技术转移,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力争引进建设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培育发展生物服务新业态。构建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诊疗新模式,促进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推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网络化建设,加快建设精准医学中心和第三方影像中心,支持基因检测等技术开发及应用服务。鼓励优强企业与我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合作,规范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及相关服务,试点建设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和综合细胞库,开展个体化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引进、开发及应用示范;建立完善多种来源成体干细胞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标准和规范。引进先进质子重离子技术,建设质子重离子检查治疗中心。加快高效生物监测、生物环保技术和产品在水污染控制、土壤污染修复、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废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三)高端装备产业
       充分利用我省军工和地方装备制造业基础,通过技术创新,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大力推进卫星应用,着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和高端基础件,培育发展绿色船舶、3D 打印技术装备、海洋能源工程装备,实施网络协同制造示范工程,构建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服务生态圈,促进高端装备制造向精密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打造军民深度融合、技术双向互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到 2020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 700 亿元以上。
       1.航空装备。重点发展无人机、高级教练机、轻小型通用飞机等整机及零部件,推进航空装备生产、维修和试训一体化。大力发展航空发动机、发动机叶片、机载设备、大型覆盖件、大型铸锻件、精密高速数控加工设备、精密导航与定位系统、航空新材料等民用航空装备及整机制造配套产业。
       2.卫星应用。加快推进卫星遥感系统、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支持频谱复用网络、卫星数据接收、卫星数据处理与系统、遥感影像处理与系统、卫星应用系统芯片产品、天线产品等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在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和管理、防灾减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气象、统计、地震、测绘、教育、卫生、电信、广播电视等行业和区域开发、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积极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配套产品。
       3.智能制造装备。着力提高应急装备、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特色农机、建材机械等整机产品的数控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高精度、高可靠的重大智能成套装备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开展智能制造机器人核心技术公关,开发移动终端、穿戴式植入式智能机器人服务等增值服务产品,支持技术和产品应用示范。推动利用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化装备对传统特色优势行业的技术改造,支持一批先进制造企业建立柔性生产线。推进装备制造业全周期智能化,鼓励优强企业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驱动智能工厂。积极发展增材制造装备,大力培育基于云制造模式的 3D 打印创意应用产业。提高智能型中高压电气成套开关及装备、智能化变电站等产品技术水平和规模。
       4.轨道交通装备。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速重载货运列车、城市轨道 B 型车辆、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成套技术与装备,大力发展交通装备配套用转向架、齿轮箱、轻量化车体内装饰与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及高速重载铁路专用轴承钢、铸钢轮对、高速重载火车闸瓦、铁路专用雷达测速仪和磁电传感器部件等产品,积极推进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运控系统、自动防护系统开发和生产。着力拓展轨道交通设备的工业设计、质检、组装、修理、配件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轨道交通生产、制造、配套及服务产业链。
       5.新能源装备。加快风电整机成套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扩大风电锻件、风电叶片等优势产品生产规模。推动光伏发电设备及关键零部件配套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生产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实施太阳能并网工程。支持生物质发电装备技术研发及产品应用推广。大力发展安全阀和配套特种阀门,提高核电站设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支持先进压缩空气储能装备研发、试验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6.高端装备基础件。围绕装备基础零部件产品上档、质量升级,不断加大相关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重点发展精密铸锻件、高性能液压件、航空机载附件、航空标准件、汽车精密零部件、高速高精数控机床轴承、高端紧固件、精密模具、精密轴承、精密微特电机、高端连接与传动功能件和基础件、工程机械基础件,提升材料成形工艺精密化和绿色化水平,提高绿色铸造、锻压、精密可控热处理等制造工艺,加大对传统制造工艺和设备的数字化控制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推进机械基础件向长寿命、高可靠性、轻量化、减免维护、再制造方向发展。推进高端装备零部件军民融合发展,联合攻关制约零部件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构建“研发—中试—成果转化—产业化”创新链和“原材料—加工—制造—制品”产业链,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到 202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350 亿元。
       1.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发展新型金属功能材料、新型膜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功能材料等。(1)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重点发展钛及钛合金粉体材料、多孔钛及钛合金材料、钛及其合金压延材料等;Al-Ca 合金、Al-V合金,铝合金压铸材料产品,泡沫铝等泡沫金属材料。(2)新型膜材料。重点发展反渗透膜材料及膜组件、纳滤膜及膜组件、动力电池用复合膜和涂布膜。(3)无机非金属材料。大力发展超微细功能粉体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非金属矿物材料、防辐射材料、耐火材料、隔热材料、高纯非金属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重点推进纳米材料在塑料、橡胶、涂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陶瓷、日化、电子等产业中的应用;开展特色非金属矿物材料高性能化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发展节能、环保、安全、轻质、高强、降噪、防渗漏的墙体和屋面材料、外墙保温材料,以及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进一步提升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烧结空心砌块,满足装配式建筑要求的轻质内墙隔板、硅酸钙板,以及利用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生产的复合保温砌块、纸面石膏板、磷石膏砌块、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等新型墙体材料性能。(4)新型化工材料。主要发展磷化工、煤化工和植物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学品,高性能纤维、纳米化工材料,以及氟、碘、硅、钙、稀土、钡等精细化工系列产品;积极发展煤制烯烃、聚乙烯醇、有机氟化物及其改性材料,聚合物改性功能助剂及功能母粒;大力发展五倍子、石蒜、废弃烟叶、芭蕉芋等植物化工原料及其深加工材料,积极培育纤维素基可降解材料、生物质复合高分子乳液、生物质基载药纳米微粒等新型生物基功能材料;着力开展稀土永磁、催化、抛光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以及高性能膜材料用关键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5)新能源材料。主要发展锂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材料,重点包括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磷酸铁锂、尖晶石锰酸锂、富锂锰基固溶体材料和其它高性能、高安全性电极材料,多晶硅、大尺寸蓝宝石材料、PET 膜,以及电池隔膜、电解液材料等。(6)电子功能材料。主要发展银粉及无铅化电子浆料、平板显示器件厚膜玻璃浆料、障壁及背板反光玻璃粉等高性能电子信息材料,石墨烯、碳化硅、新型电路基材、电子浆料、封装材料、透明电极导电材料、电子级磷酸,高纯三氯氧磷、钛酸钡等电子功能材料,高纯镓、氮化镓、砷化镓、β-FeSi2 等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以及 PTC、NTC 陶瓷材料;培育生物可降解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电子电器产品限用物质替代材料。
       2.先进结构材料。主要发展高性能金属及合金材料、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工程塑料及合成材料等。(1)高性能金属及合金材料。重点发展铝、钛、锰、镁、锌等金属及其高性能合金材料,推进高强、高韧、耐蚀、耐疲劳的高性能铝合金、铝锂合金材料技术开发和产品产业化,开展锰、钒等特色优势金属新材料及其衍生材料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推进高性能汽车用钢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2)新型结构陶瓷材料。重点发展透明氧化铝材料、陶瓷纤维复合材料等。(3)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重点发展阻燃改性材料,可溶性氟树脂板、薄膜、管、制件等高性能氟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等。
       3.高性能复合材料。以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改性材料为重点,大力推进聚合物无卤阻燃技术、微孔发泡技术、共混改性技术、共聚改性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开展高性能无机纤维材料开发。支持钛基、镁基、铝基陶瓷复合材料,钛基、镁基复合材料,陶瓷钢复合材料等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进高性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电气、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
       (五)节能环保产业
       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需要,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加快发展环境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 2020 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总产值 1000 亿元左右。
       1.高效节能产业。面向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高效节能锅炉、电机变频调速、余热余压余气利用、高效储能、高效照明、绿色建筑材料、智能空调系统等节能技术、工艺、产品和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在示范园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节能技术系统集成试点,加大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发展节能诊断、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评估、能源监测、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等高效节能服务,构建第三方信息节能技术与节能服务平台,提高节能服务信息化水平。
       2.先进环保产业。面向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城市垃圾等环境治理重大需求,大力发展先进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重点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污泥处置、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壤修复、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等污染治理适用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设备,实施一批先进环保示范工程,推进高端环保材料、药剂、仪器设备及绿色产品生产和应用。以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为重点,建立第三方环境咨询、监测和防治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再生资源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重点推动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利用,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加强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中稀贵金属的回收利用,大力提高粉煤灰、磷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并推进其在新型墙体材料中的推广应用。研发尾矿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尾矿中伴生有价元素回收和高技术含量尾矿产品开发,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经济性。开发低品位钛渣优化提质技术。组织实施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再制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工程。加强畜禽粪便、残膜、农作物秸秆、林业三剩物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废弃太阳能电池、废旧动力电池、废节能灯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
       (六)新能源产业
       积极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煤层气、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先进储能技术的研发及试验示范,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压缩空气储能和分布式能源、页岩气、煤层气。到 2020 年,全省新能源装机达到 970 万 kW,占全省全社会能源消费比重的 14.1%;发电量达到 180 亿 kW·h,占全省发电量的 7.8%;新能源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300 亿元左右。
       1.风能。加快风电技术装备和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适用于贵州高原山区的风电机组研发,推进主机及叶片、塔筒等关键零部件和智能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等电力设备规模化发展。以我省威—赫、盘州、黔西南风能太阳能开发基地和黔东南、黔南风能生物质能开发基地为基础,以分散式风电和乌江、北盘江流域“风—水互补”为补充,大力推广应用低风速风机,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加大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强化风电场智能化开发运维,形成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翼齐飞的风电开发局面。
       2.太阳能。积极研发低日照光伏发电技术和装备,提高转化率和发电小时数。在威宁县、盘州市等太阳能资源较好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并网光伏电站。结合贵州省 100 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和 3 个新能源示范城市、4 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 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及贵州省光伏扶贫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鼓励建设农光互补、林光互补、风光互补等光伏发电项目。
       3.生物质能。加快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成型燃料及液体燃料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各类生物质能协同发展。开展能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基因改良、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建设能源林示范基地和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一批农林生物质发电机组和垃圾发电机组。新建一批农村户用沼气池、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农产品加工废弃物沼气工程及沼气服务中心、服务网点。利用采伐剩余物、抚育剩余物、加工剩余物及果壳、种壳生产机制炭、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强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生物液体燃料生产工艺研发,推进生物柴油、燃料乙醇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
       4.核能。争取将贵州核电项目列入国家规划,积极开展核电项目厂址保护工作,推进项目有关前期工作进度。
       5.地热能。开展地热能资源勘探和开采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推进发展地热制冷、地热干燥、地热洗浴、地热种植、地热养殖。
       6.分布式能源。结合我省天然气资源情况,在工业园区、商业区和生活区建设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逐步满足冷热电负荷市场需求。
       7.页岩气和煤层气。支持具有区域性特点的重大技术及设备研发,深入开展页岩气、煤层气储量和分布勘探,推进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试点示范和低成本规模化勘探开发。逐步建立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贵州省页岩气、煤层气“十三五”规划。建立健全页岩气、煤层气价格机制和交易规则。初步建立主要管网、输送渠道、LNG、CNG 设施,基本形成产、输、售框架格局。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和电机制造技术,充电装备、加气设备及充电充气终端产品的安全配套和能量存储系统技术等新能源汽车技术为主导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工程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专用车以及配套设施,推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等分享经济新业态加快发展,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新模式,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到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总产值 100 亿元以上。
       1.新能源汽车整车。(1)乘用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甲醇燃料汽车。(2)客车。重点发展天然气大中型客车、纯电动公交车、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3)工程车。重点推进二甲醚—天然气混燃重型卡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4)专用车。以各类园区用车为重点,发展观光客车和区内短途交通客车;以市政、警务、卫生防疫、环卫、邮政、电力等特种公用行业为重点,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轻型特种车和商务专用车;以市县、乡镇物流应用为重点,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厢式货车和物流车。
       2.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重点推进锂离子、铝电池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化开发,积极开展动力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开发;大力推进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器、机电耦合装置、减速器、电驱动桥的产业化开发,加快开发能有效提升电机及传动系统效率的动力合成装置及控制系统;着力推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空调和可用于能量回馈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开发及产业化,加快发展新型车用电子仪表、车用传感器等关键产品及其基础元器件。
       3.配套设施。大力开展充电充气技术与设备研发。鼓励研发推广慢速充电设备、车载充电设备、大功率快速充电设备和电池的快换技术及设备。积极研发充电设施接网、计量计费、监控等技术。推进与智能电网相融合的能量转换、充电、电池组检测维护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建设充电站、充电桩、充气站及其安全配套实施。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完善供电服务。建立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体系,强化财税、技术、管理、金融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
       (八)数字创意产业
       依托我省自然环境优越、民族文化丰富优势,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构建先进数字创意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新兴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推动以文化创意、创新设计为核心的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重点推进创意技术装备、数字出版、数字教育、数字娱乐、创意设计等产业繁荣发展,创造新型文化供给,在特色民族文化、民族服饰、工艺品、生态旅游、大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等领域创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数字创意精品。到 2020 年,数字创意产业实现总产值 350 亿元以上。
       1.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加大数字创意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力度,提升数字艺术的呈现技术和文化企业的装备水平。加强计算机图形图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自然人机交互、三维打印、智能语音、裸眼三维图形显示等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力度,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加快新型灯光、音响、视效、特效等技术研发,提高艺术展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支持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
       2.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加快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智能文化遗址建设,支持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加强对文物、艺术品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创新展览展示方式,提升交互体验感受。鼓励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文学、在线演出等数字创意产品发展,不断提高原创水平和文化品位,创新产品开发模式,促进不同内容形式之间的融合转换。
       3.创新设计。推动数字创意内容与技术在设计、制造、商贸、旅游、教育、医疗、展览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发展,提高相关产业附加值,形成多向交互融合的新业态。支持运用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设计服务工作,提升设计服务创意水平和整体实力。
       4.产业融合。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综合利用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文化创意手段,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我省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等融合发展。

       四、空间布局
       以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为基础,以综合交通运输条件为依托,以产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大数据产业
       按照“一核多极”空间布局,以贵阳—贵安为核心,打造贵阳—贵安—遵义大数据产业带,带动全省各市州大数据产业统筹发展。重点依托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阳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贵阳·贵安国家大数据核心示范区、黔中大数据应用服务基地、黔西南大数据应用服务基地、遵义软件园、惠水百鸟河数字小镇数据产业园、新蒲新区财富之舟产业园、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小河大数据安全产业园、铜仁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凯里电子信息产业园、碧江经开区智慧产业园、金沙电子信息产业园、印江电子科技产业园、毕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示范区、深圳—毕节智慧产业园、钟山北斗大数据产业园和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北斗卫星产业园等,构建大数据基础设施层、系统平台层、云应用平台层、增值服务层和配套端产品层等五个产业层级,打造端产品制造、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等产业集群,建成在全国有特色、可示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二)生物产业
       按照“一核多极”空间布局,推动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贵阳为核心区。依托医药骨干企业,在全省 38 个重点县(市、区)打造道地特色中药民族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现代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壮大益佰、乌当等百亿级医药产业园,修文、龙里等 50 亿级医药产业园,清镇、普定、贵安等 30 亿级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 1—2 个综合性现代医药物流园区、4—6 个产地交易市场,构建现代医药流通网络。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造、生物技术服务主要以贵阳市为核心,形成产业集聚区。生物农业主要依托各地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的集聚区。生物能源重点依托黔南、黔东南生物质能风能开发基地建设生物能源聚集区,在各市(州)、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建设生物能源发展区。
       (三)高端装备产业
       按照“一核两翼三带”空间布局,加快发展高端装备产业。“一核”即重点依托贵阳国家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双龙临空经济区和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打造贵阳—贵安高端装备产业区。“两翼”即重点依托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打造安顺、遵义高端装备产业区。“三带”,即重点依托相关产业园区和基地,打造毕节—六盘水—兴义、长顺—惠水—龙里—贵定、都匀—凯里—丹寨三条高端装备产业带。
       (四)新材料产业
       按照“三基地多园区”空间布局,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三基地”即贵阳、遵义、福泉三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建设白云和清镇铝及铝加工基地、贵钢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息烽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贵阳白云区聚合物材料基地、贵阳新添寨复合反渗透膜组件加工基地、贵阳(沙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中电振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遵义钛及钛合金精加工基地、遵义高性能钢绞线生产基地、遵义锰业精深加工基地、桐梓和习水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福泉市磷化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瓮安磷煤化工工业集聚区。“多园区”即其他区域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六盘水围绕煤化工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重点建设六枝煤电化冶循环经济工业区、六盘水新型墙体材料加工基地;铜仁围绕锰系列新材料,重点建设大兴高新区、大龙经开区、松桃经开区、万山工业园区;毕节以磷酸酸铁锂系列、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核心,重点建设新型电池材料产业园;安顺以高纯度钡盐系列产品为核心,重点建设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等。
       (五)节能环保产业
       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在全省范围特别是产业园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加快建设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园,着力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高端集聚发展平台。推动贵阳市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六盘水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铜仁市万山区创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支持毕节市、兴义市积极申报建设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推进贵安新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和黔西南州、贵阳市、黔南州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六)新能源产业
       按照“一带三区、多基地、一中心”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一带三区”即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综合开发聚集带、黔北页岩气及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区、黔东核电页岩气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区、黔南和黔东南风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区。“多基地”即毕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煤层气开发基地、黔西南及盘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煤层气开发基地、威—赫风能太阳能开发基地、盘州风能太阳能开发基地、黔西南风能太阳能开发基地、遵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煤层气开发基地、黔东北页岩气开发基地、黔东南生物质能风能开发基地、黔南风能生物质能开发基地。“一中心”即贵阳高端装备制造及能源交易中心。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依托相关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和配套设施生产,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全省的推广示范。新能源源汽车整车制造重点布局在贵安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贵阳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观山湖高端制造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遵义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巴斯巴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黔西南州甲醇汽车与甲醇燃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配套设施生产重点布局在贵阳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遵义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铜仁大兴科技工业园等。推动新能源汽车加快在我省第二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贵阳时、遵义市、毕节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及其他城市的示范推广。
       (八)数字创意产业
       按照“一核多区”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我省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大数据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数字创意产业。“一核”即以贵阳为数字创意产业核心区,大力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学、演艺娱乐、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产业,积极开发数字创意技术和装备。“多区”即积极建设黔东南和黔南苗侗文化产业集聚区、遵义赤水河—娄山关长征文化产业集聚区、铜仁环梵净山生态与佛教文化产业集聚区、毕节—安顺—六盘水—黔西南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喀斯特文化产业集聚区。

       五、重点工程
       (一)关键技术创新工程
       切实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以大数据为引领实施区域科技创新战略的决定》《“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与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积极加强技术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大力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申报、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支撑的重点产业创新链条,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高效”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到 2020 年,在大数据、生物、高端制造、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领域,新建国家创新平台 5 个以上,省级创新平台 100 个以上,提升完善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 30 个。鼓励以大企业为龙头、以创新平台为支撑,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探索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建立 10 个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盟。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研究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发展路径。着力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黔实施,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加快突破 200 项以上产业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
       (二)创业投资引导工程
       运作好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采取“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导和扶持 3—5 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处于创业早期和中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创业风险投资支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力度。创新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使用方式,将省级支持产业发展相关专项资金通过基金运作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

上一篇:贵州省“十三五”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规划
下一篇:贵州省“十三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