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贵州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贵州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6-27 13:40:15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效

       创新驱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引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内在动能。“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部分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十三五”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全社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39.83%上升至2015年的45.42%,增加了5.5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853.94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2820.82亿元,年均增速为27.85%;专利授权41577件,年均增长35.5%,有效发明专利5428件,年均增长27.4%;全省技术交易额从2010年的21.90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177.21亿元,年均增速为52.0%。

       ——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着力探索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在公益类科研院所服务科技园区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出台了《支持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试点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八条措施》;新增科研事业编制2000名,用于科研院所的改革发展;新成立贵州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贵州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贵州射电天文台、贵州省核桃研究所、贵州省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完成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与贵州医科大学的整合工作;将原有近30个科技计划调整为基础研究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计划、科技平台及人才团队建设五大计划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绩效评估;加大科技创新后补助力度,省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约40%用于科技创新后补助,在全国率先实施普惠式科技创新券后补助政策。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健全。全省现有3个省级高新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5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8个,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9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31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园区)25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3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9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院士工作站59家,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6家;“特种化学电源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低品位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国家科技园”、“贵州师范大学国家科技园”先后获批建设,实现了高端创新平台建设的再次突破;“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通过科技部批复,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级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贵阳火炬软件园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2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上升为国家级;省遥感中心成为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中科院普定喀斯特岩溶观测站建成投入使用。

       ——科技合作领域深入拓展。争取国家支持,积极开展与大院名校合作。与科技部开展了3次省部会商会议,积极争取科技部出台支持我省科技发展的政策;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中国热科院签订省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搭建了一批创新平台,聚集培育了一批人才,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形成创新合力;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从无到有,开创了贵州高位承接东部、发达省市高技术园区产业战略转移的新模式;先后同全球5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美国极特先进科技有限公司、英国巴茨医学院入驻贵州,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立项实施;各市州对口城市帮扶活动为贵州引进、聚集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和人才,省部、省院、省地、省校及国际科技合作的大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科技支撑企业创新发展。遴选培育了22家创新型领军企业、230家科技型种子企业及大学生创业企业、272家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382家高新技术企业、166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扶持1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搭建了科技资源服务平台,聚集了省内外金融、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等创新服务机构,激活了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注册科技型企业5400家,入驻服务机构258家。

       ——人才队伍建设结构优化。先后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和《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截止2015年,全省拥有院士5名,科技活动人员数7.52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1.89万人;R&D人员为4.05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1.71万人; 1.2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全省588个乡镇。

       ——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日益优化。修订了《贵州省“十二五”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 》及其实施意见、《贵州省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贵州省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鼓励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后补助管理暂行规定》、《贵州省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贵州省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等24项管理办法和政策文件,为加快贵州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更加活跃,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创新模式发生深刻变化。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将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做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更加凸显,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大有作为、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但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战略目标没有变,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驱动作为我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新路径和主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路径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大力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建设创新型省份。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要求相比,我省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不高,区域之间的科技进步水平差异较大;“十二五”期间R&D投入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全省具有科研活动的单位仅477家,总体科技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4482家,其中有R&D活动的企业仅为285家,占比为6.4%;科技创新人才基础薄弱,特别是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全省仅有两院院士5人、长江学者2人;创新链各环节之间衔接不够紧密,部门之间对接和协作渠道不顺畅;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专利的运用、经营、布局、资本化和品牌培育等方面的工作仍待加强。
 

       二、发展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及省委第十一届六次会议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贵州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守住两条底线,围绕主基调、主战略和两大战略行动,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强化创新自信,着力超前布局,累积先发优势,坚持聚焦同步小康、聚焦重大需求、聚焦国民经济主战场,实现科技体制改革率先推进、关键技术率先突破、创新创业平台率先建成,实施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区域科技创新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为我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加强发展理念的突破,使创新成为支撑和引领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模式由“投资拉动”、“资源依赖”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遵循改革需求,寓改革于发展中,在改革中探索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和新模式。

       ——坚持市场导向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探索技术创新组织、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结合、创新资源整合的新机制,构筑开放高效、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民生科技和科技自身发展全局中的体制、机制、人才、环境和平台建设等重点问题,推动经济增长的重心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

       ——坚持聚集需求推动发展。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结合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科技资源的现状、特点,主动谋划科技发展与产业振兴的结合,谋求产业发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突破,以科技创新抢占制高点,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向高端化、高新化转变。

       ——坚持政策支撑协同创新。在科研布局、资源配置、科研组织机制、用人机制等方面实现整体协同与多元协同政策的有机统一。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支持,降低享受政策的门槛和成本,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

       ——坚持人才为本优化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环境。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行动,着力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各类创新平台的人才资源聚集功能,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打造创新创业人才新高地。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驱动力转换初步实现,创新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基本建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融合、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支撑有力、布局合理、开放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具体指标: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更加健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42%以上,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5%。大健康医药、磷化工、煤化工、锰化工、钾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新型建材、大健康和特色食品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创新能力进入国家先进行列,打造具有创新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

       ——创新产出大幅增加。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累计达到800亿元,专利申请量达到17万件,专利授权量达到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3.2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0.24万件,发表科技论文达到2.6万篇,知识创造、知识应用与知识转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的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层次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质量明显改善;高技术产业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

       ——科技型企业梯队初步形成。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0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10000家,其中科技型种子企业2000家(含大学生创业企业),科技小巨人(成长)企业16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40家。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8万人年,万人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达到10人年,万名就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数达到45人,培养院士1-2名,在大数据领域培养引进10名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速集聚,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创新创业平台更趋完善。新增5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各市(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覆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3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5个。新建1-2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贵州射电天文台;新建70家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350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四)总体部署

       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支撑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和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加强系统谋划和部署。

       ——聚焦国民经济主战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我省经济发展主基调、主战略和两大战略行动,开展科技精准扶贫,支持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发和攻关,加快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新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引领和支撑作用。

       ——夯实创新基础能力。以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高端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实施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全面提升我省创新能力。

       ——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全面推进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形成开放决策、运行高效、科学规范、监管有力、公正公开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构建集成高效的创新组织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构建“双创”良好生态。构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全面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构建普惠性创新创业政策支撑体系,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平台,提高全社会公民科学素质,培育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
 

       三、创新驱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一)实施科技精准扶贫攻坚行动

       扶贫开发是我省同步小康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短板”,是贵州最大的民生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撑作用。

       1.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科技扶贫机制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式,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发挥科技优势,在做好与其他部门工作衔接的同时,立足县域的脱贫科技需求,加大对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支持力度,集成省、市、县三级创新资源,建立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链条部署,精准施策,形成合力。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先行先试,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模式,向全省提供示范,为“脱贫攻坚战”提供支撑。

       2.构建科技精准扶贫平台体系

       建设科技扶贫精准识别平台。以扶贫云+国土云的融通应用为依托,实施“农村信息网格(ING)”科技重大专项,采集并实时更新农户住房、就业、教育、消费等数据,精准识别贫困人群,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平台技术支撑。

       建设科技扶贫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支持在贫困地区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拓展孵化器功能,整合创业孵化资源,打造创业服务产业链,构筑孵化载体、技术平台、人才培育、融资担保一体化等孵化服务体系。

       建设科技扶贫产业示范服务平台。推动建设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进适宜科技成果在县域转化。以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实施一批超高效农业示范项目,推广农业生产智能化、信息化、机械化,提高园区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水平。支持有条件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园区申报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3.构建贫困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强化产业扶贫技术支撑。围绕发展山地生态高效农业,提高精品水果、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特色种养业等重点产业产品的科技成果供给,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应用,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样板,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区、示范村和示范户。

       探索完善一批新模式。构建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加强技术链协同攻关,形成一、二、三产融合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探索企业带动技术脱贫模式,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公司+合作社+科技人员+农户”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等农村新兴产业发展。

       加快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科技示范项目,推广应用设施农业、农村污水处理、资源循环利用、观光农业等新技术,助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推广工厂化建房项目,引进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为群众提供建造速度快、成本低、宜居性高的民宅。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发“三网融合”数字化设备,实现示范应用,为农户提供电视、电话、远程教育、电子商务、政务、远程医疗一体化服务。

       4.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的实施,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化与农特产品、乡村旅游、乡村医疗相结合,集成成熟农业信息技术开展典型应用示范,提升农村基层信息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加大农产品网络营销力度,创新“专业合作社+互联网+电商”新型商业运行模式,围绕重点农产品,扶植建立一批跨区域、专业化的特色网站和交易平台,支持流通渠道的信息化改造,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联结“小产品与大市场”。

       强化农村信息化技术支撑。在种植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开展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业务领域的有效融合,完善农业专家远程可视化服务系统。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作物,利用物联网、3S、3G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化示范,实现种植业生产全程信息化监管与应用,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效益和质量。

       建立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支持贫困地区建立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对信息技术骨干和专兼职农村信息员进行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开展信息化应用知识培训,提高农民信息获取和处理运用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支持科技人员进入扶贫主战场

       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带成果带项目到园区、乡镇、企业、合作社,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开展技术服务,实施技术成果转化及示范推广,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施“三区”科技人员计划,选派科技人员到“三区”提供“一对一”、“一帮一”、“一带一”的精准科技服务,开展本土科技人员培训,为“三区”培养本土科技服务人员。

       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 “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组织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转业军人、退休技术人员、农村青年参加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投身农业农村创新创业。

       建立科研单位帮扶机制。选派科技特派员到贫困地区驻点帮扶,鼓励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领办、创办、联办产业项目,组织动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扶贫。

       (二)着力突破大数据核心关键技术

       加快推进贵州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建设,围绕大数据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大力发展大数据关键应用技术,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链向高端环节升级和转移。持续提升云计算、电子商务、新型电子元器件、家用视听和通信终端等消费类电子设备、电子仪器、电子装备、软件服务外包等技术水平与产业化规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大数据基础理论研究

       加强数据科学理论体系、大数据计算系统与分析理论、大数据驱动的颠覆性应用模型探索等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依托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融合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及其他应用学科的大数据学科体系。面向网络、安全、金融、生物组学、健康医疗等重点需求,探索建立数据科学驱动行业应用的模型。布局大数据前瞻性研究,通过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和基于开源社区的开放创新,研究大数据理论、算法和关键应用技术。

       2.大数据核心业态关键技术

       推动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等技术环节创新,突破数据清洗、脱敏、分析、安全管理及块数据和多源数据融合等核心技术瓶颈。一是发展大数据获取技术。研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物联网等数据采集核心技术,突破分布式高速可靠的大数据爬取或采集技术,研发高速数据解析、转换与装载等大数据整合技术。二是发展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研发可靠的分布式文件系统、能效优化的存储、内存计算等大数据存储技术,突破分布式非关系型大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研究大数据建模技术,研发大数据索引技术,突破大数据移动、备份、复制等技术,开发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三是发展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数据网络挖掘、特异群组挖掘、图挖掘等新型数据挖掘技术,突破基于对象的数据连接、相似性连接等大数据融合技术,研发用户兴趣分析、网络行为分析、情感语义分析等大数据挖掘技术。四是发展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大数据安全理论体系,研发大数据安全存储及灾备技术和脱敏技术,探索大数据应用的隐私保护方法,研究大数据的认证和溯源技术,构建大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为大数据开放、共享和交易提供安全技术保障。

       3.大数据关联业态关键技术

       围绕大数据关联业态发展,支持智能终端制造企业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智能终端产品制造核心技术。一是发展新型智能交互技术,研发基于眼球追踪、语音识别、远程触控、体感控制、意念控制等前瞻智能交互技术的智能端产品。二是发展新型显示技术,研发柔性显示、3D 显示、微投影、电子纸等新型显示产品。三是发展新型智能端计算和存储技术,研发大容量存储、超高处理能力CPU 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产品。四是发展智能传感器技术,研发微型化、集成化和系统化智能传感器技术的智能端产品。五是发展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内存计算的绿色大数据一体机、服务器和存储产品。六是发展智能端产品软件与应用服务技术,研发新一代操作系统、移动应用软件。

       4.大数据衍生业态关键技术

       围绕“大数据+”衍生业态发展,强化大数据技术对交通、教育、金融、物流、能源、农业、旅游、医疗、养老、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支撑,形成一批在全国领先的行业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研发移动电商、移动支付、精准产品搜索、虚拟现实购物平台、智能语音导购、智能推荐系统、电商大数据分析系统等技术,建设新一代以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电商平台。

       5.大数据服务供给技术

       着力推进大数据商用产品和服务,推进企业开展大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分析、数据安全、智能硬件等新产品研发;着力提供大数据民用产品和服务,加快实现智能互联,在交通运输、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等重点民生领域实现技术研发体系创新;着力提供大数据政用产品和服务,开展公共大数据关键共性标准研究,加快推进政府和公共数据资源集聚和开放共享,鼓励科技型企业面向政府需求开发各类大数据应用产品、提供数据增值服务。

       (三)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把握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新趋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核心技术突破,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攻关,突破制约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现代生态农业技术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围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在做强草地畜牧业、生猪、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核桃、油茶、刺梨、特色杂粮和特色渔业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方面,着力突破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资源发掘,新品种培育,农产品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等影响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构建品种、品质和质量安全等技术体系,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2.智能制造技术

       积极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工程机械和能矿装备、电力与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装备、增材制造(3D打印)、微机电系统(MEMS)等特色主机智能装备或总成;推动特色装备智能化,促进智能整机装备快速发展。

       加快新型传感、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先进控制与优化、系统协同、故障诊断、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功能安全、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智能识别等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及终端产品研发;加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工业互联网、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技术与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示范。

       3.新能源技术

       加强页岩气、煤层气、浅层地温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新能源材料、技术及配套装备研发,推动能源供给向多元化和清洁化转型。

       4.新能源汽车技术

       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整车集成、充电设施的安全配套和能量存储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新能源城市物流车、环卫车等专用车技术集成攻关和应用示范,打造毕节、贵阳、遵义等新能源汽车研究试验基地。

       5.新材料技术

       围绕国家和我省在高端制造、能源开发、环境治理、绿色建筑、冶金化工等产业对新材料技术的重大需求,重点发展新型金属及合金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前沿技术及关键应用技术。

       6.现代交通技术

       围绕“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加强实用性关键技术研发,完善我省现代交通运输核心技术体系,提升我省交通运输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科技进步水平,为加快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7.生物与医药技术

       围绕农牧业动植物育种和新材料创制、畜禽水产科学养殖和疫病防控、植物高效栽培及配套利用技术、动植物资源高效利用、病虫害有效防治以及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粮经饲作(植)物、畜禽草、水产新品种选育及繁育、农田资源高效利用、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及农产品安全等农业高产、优质、抗病、高效研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林草生态和综合农业系统。开展重大生物产品的合成新理论、新途径、新方法等研究。

       加快发展医药医疗产业,做强健康医药产业,巩固壮大中药、民族药,做大做强苗药;培育发展生物制药,加快发展化学药,拓展新医药衍生产业,提升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创新发展智慧医疗,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发展优势中药材产业和特色医药食品产业,重点开发基于药食两用资源的健康产品。加快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加快发展互联网+健康管理新模式,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管理服务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大健康医药产业科技示范区和示范县,规划建设一批大健康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园区)。

       8.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技术

       围绕治水、治气、治土、治渣等污染控制,大力开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风险评估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点开展氮氧化物、重金属、农药残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黑臭水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核与辐射、环境与健康、环境应急等控制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等技术研究。推进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重建相关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混农林业石漠化治理技术、分散式低成本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成套技术与设备研发。大力开展生态脆弱区、工矿区生态修复重建和土地复垦以及污染场地修复,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围绕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生态经济集约经营、生态产业规模经营、自然遗产地山地旅游等共性关键技术与技术体系研发。

       9.现代服务技术

       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创客经济、跨界经济、分享经济的发展需求,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加强现代服务业技术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水平。加强网络化、个性化、虚拟化条件下服务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大力开展服务模式创新,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生活、培训与就业、社保等新兴服务业。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加快推进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重点产业创新设计能力,将贵州打造成为西部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地。
 

       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1.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加快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贵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园、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创新创业模范城市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各园区、大学和相关企业以多种方式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工场、创业咖啡等新型创新创业载体,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创业保姆”式服务,坚持“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条,推广孵化+创投的科技企业孵化模式,提高孵化器孵化能力。发挥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经开区、重点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的核心载体作用,推动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聚合、创新服务聚焦、新兴产业聚变。

       2.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加强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利用与功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动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进程。优化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已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动态管理,择优给予持续支持。推动国家超算中心和中科院贵州射电天文台的申建工作。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海外专家工作站等平台,通过高端平台建设,培养和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服务和支撑产业发展。

       3.推进众创平台建设

       实施“双创”行动计划,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服务平台。支持大型企业开展内部众创,向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培育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创业示范企业。发挥大数据、“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使其与大中小微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相融合,形成线上与线下协同创新创业格局。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一批运行模式先进、配套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良、影响力和带动力强的示范创业创新中心。

       (二)加快培育科技人才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优化人才结构,注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体制机制,为各类科技人才营造开放、共享的发展环境。

       1.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加大“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黔归人才计划”、“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等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实施力度。围绕我省五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需求,引进用好一批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培养领军人才、青年骨干和优秀科研团队。拓展我省企业与国内外优秀科技服务人才、团队、项目线上线下交流对接渠道,加大急需紧缺应用创新人才柔性引进力度。

       2.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扩大科研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和评价激励自主权,建立适应 不同科研活动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分类评价机制。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身份、职称、福利方面的人才流动障碍,建立创新人才“蓄水池”,创新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在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设立首席科学家、特聘研究员等特设岗位,实行“人在岗在、人走岗销”的管理方式。允许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和单位权益的条件下到企业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进行成果转化。

       3.加快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

       完善创新型企业家、高技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实行积极的政策激励措施。鼓励拥有丰富创业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等担任创业导师,支持创业导师在省内领办、创办、合办众创空间,开展创业辅导,根据工作业绩给予相应的资助和奖励。

       把高技能应用创新型人才纳入创新人才团队培养计划,鼓励其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夯实高技能应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

       (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构建更加公平普惠的企业创新支持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风险过大、融资过难等问题,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1.加快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培育

       完善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遴选和再支持标准,与工业“百千万”工程、“百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做好衔接。加快组建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为龙头,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科技型企业集群式发展。指导帮助科技型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商标品牌战略及转型升级技术路线,加强市场分析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2.落实企业创新扶持政策

       落实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完善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具有较大社会效益的创新产品和技术,通过落实税收优惠、保险等措施,降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持续加大政府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力度,对符合首购、订购条件的自主创新产品,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实行首购、订购。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政策。

       3.探索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机制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引导,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制定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政策措施,改革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和运行机制,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合作模式。进一步优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布局,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带科研项目和成果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和创办企业。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探索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

       (四)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不断强化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完善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发挥金融创新对创新创业的重要助推作用,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

       1.强化创新创业扶持

       加强部门联动和创新、创业政策的衔接,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统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各环节,增加中、高端技术的有效供给,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加快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网络,推动创新创业公共服务进基层、进社区、进高校,提供创新资源对接、知识产权服务,提高创新创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放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信息资源等,完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基地)向社会开放机制,为创新创业提供基础平台条件。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载体中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区或苗圃,鼓励大学生以创办独资公司、合伙企业、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创业,有效增加市场主体。

       2.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积极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咨询与评估、技术市场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重点开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技术标准与检测及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培育和壮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促进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形成覆盖创业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支持服务机构的奖补办法和创新券的有效支持方式,引导科技服务机构为创新创业企业和人才提供高质量服务,使创业更简单、创新更便捷。

       3.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服务

       建立健全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各种融资平台作用,采用后补助、贴息、担保、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基金支持等方式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分(支)行,开展天使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等业务。发挥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各类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持续加大对创新成果在种子期、初创期的投入力度,缓解科技型企业“最先一公里”资金来源问题。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企业到沪深交易所、新三板、贵州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或挂牌,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支持互联网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业态有序发展,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五)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加快科学精神和创新价值的传播塑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

       1.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加强推进科普信息化和现代化,发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融合、开发和分享科普信息资源,拓展科普传播渠道,创新科普手段、载体和机制。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重大科普活动。切实加强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重点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群众的科普服务力度。引导社会增加科普投入,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研与科普的结合,推动实施对科研项目的科普任务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质科普资源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不断扩大科普受益面。

       2.大力弘扬创新文化

       进一步弘扬具有时代特征、贵州特色的创新文化,着力激发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加强创新理论研究,不断探索创新规律,指导推进创新实践。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和企业的宣传,加大对创新创造者的表彰奖励力度,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为加快创建创新型社会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
 

       五、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一)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构建开放决策、运行高效、科学规范、监管有力、公正公开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重点改革措施的落实力度,促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和其它领域改革协同推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科技管理模式的根本改变。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围绕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科技投入机制改革,破除影响创新驱动的制度藩篱,建立适应不同科技创新主体和项目的财政资金支持机制。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应用研究的技术方向、路线选择和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

       2.完善科研项目管理

       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项目管理体制。建立由产业界、科技界的高层次专家和业务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科技计划项目战略咨询和综合评审专家智库,对科技发展战略、科技计划布局、重大专项设置和任务分解等提出咨询意见。建立评估监督与动态调整机制,对科技计划实施绩效、战略咨询和综合评审专家智库及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评估评价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科技报告制度,建立覆盖指南编制、项目申请、评估评审、立项、执行、验收全过程的科研信用记录制度,实行责任倒查。

       3.改进资金管理

       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对高校和科研机构代表学科方向、体现前瞻布局的自主选题研究给予稳定支持;对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导向类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给予后补助、贷款贴息、投资入股等方式支持。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支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推进高等院校和省属科研院所改革

       构建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着力解决省属科研院所体制机制不活、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强化科研院所创新骨干作用。

       1.深化高等院校科研体制改革

       加强高等院校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和资源开发共享,推进科教紧密融合,开展高等院校科研组织方式改革试点,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发。鼓励高等院校改革创新科研机构设置和运行管理体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科建设实际和科研资源条件设立新型科研机构,联合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开放合作研究,省级科研项目、研发平台等资源向新型科研机构倾斜。开展高等院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岗位试点。

       2.推动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深化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人事聘用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评聘分离,健全科研院所岗位责任制,完善科研院所内部考核管理,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等的依据。强化领导班子及人员任期目标制,充分赋予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完善科研院所内部决策结构,总结推广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经验,推动建立由主管部门、国内外专家、科研院所代表共同组成科研院所理事会。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公益类科研院所稳定发展。

       3.坚持应用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方向

       推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科研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对于承担较多行业共性科研任务的转制科研院所,可组建成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对于部分转制科研院所中基础研究能力较强的团队,在明确定位和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其回归公益,参与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其继续从事公益研究。

       4.加快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省属公益科研事业单位通过科研事业编制统筹使用等方式,加快建立市场化、企业化运行机制,转制成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产业技术研发组织方式,加强创新资源的统筹整合,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单位运用市场机制共建股份制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科技研发服务机构,实行企业化运营。制定完善支持社会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面向市场,政产学研协同、开放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着力解决科研人员流动体制不畅、转化能力不强、中介服务市场不健全等问题,打通科技与产业发展结合的关键环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贵州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鼓励科研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实体

       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批准,自带科技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园区、农村基层开展创新合作或创办企业。鼓励担任所属院系所及内设机构领导的科技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审批后,到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由所在单位根据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情况给予适当奖励。对离岗到各类孵化载体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的科研人员,在创业孵化期内,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待遇。

       深入实施万名农技人员下基层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基层科技管理部门作用,有计划地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进园区、下企业、到农村,与基层单位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和农业园区创新能力提升。制定完善支持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政策措施。

       2.改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

       赋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权,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国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不上缴国库,扣除对完成和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和报酬后,主要用于研发和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并对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行和发展给予保障。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用于人员激励的支出部分,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不受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限制,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加快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计划,鼓励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参与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3.强化成果转化导向

       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进行分类考核评价。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报告制度,对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评价,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突出的单位及人员加大科研资金支持力度。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与岗位考核中,将成果转化应用情况与论文指标要求同等对待,技术转让成交额与纵向项目指标要求同等对待。探索高级职称直聘制度,开展事业单位高级职称直接评聘试点。深化省级科技奖励改革,提高重点产业和企业主体科研成果获奖比例,优化奖种设置。加强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管理、组织和协调,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流程,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

       4.完善多层次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

       研究制定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以需求为导向,连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

上一篇:贵州省“十三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
下一篇:贵州省推进“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