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省大数据获悉,贵州省日前印发了《智能贵州发展规划(2017-2020年)》(简称《规划》),对贵州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旅游、智能医疗健康、智能交通服务、智能精准扶贫、智能生态环保等领域发展进行了规划布局,积极构建贵州智能发展新格局,打造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新支点。
《规划》对2017-2020年智能贵州发展进行了谋划和布局,提出到2020年,智能贵州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初步建立智能贵州发展框架,初步形成智能应用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创建全国智能制造基地和智能应用示范区。
《规划》是继今年3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及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率先发布的省级智能发展规划,是贵州省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
截至目前,全省大数据企业从1400多家发展到现在8900多家,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个百分点,大数据相关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超过20个百分点。“宽带贵州”行动计划成效显著,关键网络能力提升明显,出省带宽超过6000Gbps。全省3G/4G基站11.94万个,基本实现城区、乡镇有效覆盖。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投运,正式进入国家网间互联互通顶层架构。
去年,精准扶贫、电子政务、工业、电子商务、智能交通、智慧旅游、食品安全、环保等应用云中615个应用系统迁入“云上贵州”,37个政府部门信息系统在平台运行,聚集220T数据量,15676个数据资源目录和248个数据集实现上云,有效促进了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民生服务的改善。
截至2016年底,全省建成大数据科研机构28个,其中院士工作站6个,获批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等。成立创业孵化和投资机构23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36家,在孵企业1899家。
根据《规划》,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达到75。在贵阳国家经开区、贵阳国家高新区等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烟酒饮料等领域建成35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支持25家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打造60条柔性化生产线,培育10家重点服务型制造企业,围绕贵州工业云打造8个重点行业的“工业大脑”,全面打造“贵州智造”。
根据《规划》,将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展100个智能化应用示范项目,4A级以上旅游景区100%建立智能景区,建立10个以上采用大数据、互联网+、远程医疗、居民健康卡的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数字化“医疗大脑”,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覆盖率达到90%以上,精准扶贫智能化应用实现全覆盖,重点厂矿企业的节能减排智能化监测系统安装率100%。
同时,引入和培育10家大数据或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初步搭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大力建设贵阳—贵安—遵义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在贵阳国家经开区、贵阳国家高新区、遵义国家经开区、遵义新蒲新区、贵阳综保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建立人工智能产业园。根据《规划》,截至2020年,基本建成智能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基本实现高速光纤网络城乡全覆盖,贵阳、贵安和遵义三地开展智能网络试点和5G商用试点。
到2025年,智能贵州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智能制造能力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智能化应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驱动力,智能产业生态体系逐渐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较为健全。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基地和智能应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