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贵州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贵州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4-16 14:15:33
       一、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 , 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基础设施变化最大、加快突破瓶颈制约发展成效最显著的五年,在西部率先县县通高速公路、在西南率先通高铁,干线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基本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为我省实现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了较好的基础支撑,为更加紧密地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 迈入了高铁时代,大幅缩短了与发达城市的时空距离。
       贵广高铁、沪昆高铁贵阳至长沙段建成通车,在西南地区率先进入高铁时代,实现了贵阳至珠三角 4 小时、至长株潭 3 小时、至北京 8小时的规划目标。建成了白云至龙里北高铁连接线以及黄桶—织金、织金—毕节等一批路网性铁路。
       截至 2015 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 3037 公里,比“十一五”末新增 1035 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 701 公里。铁路网覆盖的县达到了50 个,进出省铁路通道达 12 个。
       “十二五”末在建的铁路项目有: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渝黔铁路、成贵高铁、铜玉城际、安六城际、渝怀铁路复线、叙毕铁路等,合计 1196 公里。
       2. 实现县县通高速,路网结构水平显著提升。
       规划的高速公路“678 网”主要线路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里程达5128 公里,比“十一五”末新增 3621 公里,在西部各省(区)中第一个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贵阳至各市(州)首府形成了可 2 条以上高速公路通路到达,连接省外的高速公路省际通道达 15 个。基本构建形成黔中 2 小时、全省 4 小时、周边省会城市 7 小时的高速公路通道网络。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 18.6 万公里,新增 3.4 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了 105.8 公里 / 百平方公里,其中普通国道里程 8558 公里,省道里程 1.8 万公里。到 2015 年底,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 1.18 万公里,约占公路总里程的6.3%,比“十一五”末提高2.9个百分点;普通国道(规划调整后)二级及以上里程比例达到 51%,较“十一五”末提高 23 个百分点。乡镇通油路率达 100%;建制村通公路率达 100%,通硬化路率达75%,比“十一五”末提高45个百分点;农村公路通达深度、道路质量、联网水平明显提高。
       3. 实现每个市(州)有机场,格局进一步完善。
       “十二五”期建成了遵义、黄平、毕节、六盘水等 4 个机场,完成了兴义机场和铜仁机场改扩建工程,形成了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枢纽的“一枢九支”新格局,每个市(州)都有一个机场,机场直线距离100公里范围内民航运输覆盖80%以上的县级行政单位和90%以上人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贵阳龙洞堡机场完成了二期扩建工程,启动了空域结构调整工作,日起降架次保障能力提高,旅客吞吐量达到 1324.49 万人次,区域枢纽机场地位和功能得到明显提升。三期扩建工程试验段顺利开工实施。
       随着机场格局改善,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呈井喷式增长,从 2010年的 10 万人次左右增长到了 2015 年 238.8 万人次,增长 23 倍。
       4. 水运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乌江基本实现全程通航。
       重点实施了 3 条水运通道、6 个库区航运建设工程。按内河Ⅳ级航道标准完成了乌江水运主通道建设,乌江沙沱、思林电站过船设施、构皮滩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即将建成,实现乌江全线通航北入长江;按内河Ⅳ级航道标准完成了红水河水运主通道贵州段的建设,并积极协调广西区,加快推进龙滩翻坝运输系统和过船设施建设,为红水河南下珠江奠定了较好基础;启动实施都柳江航电一体化工程,开工建设了从江、大融、郎洞、温寨 4 级航电枢纽工程。
       到“十二五”末,全省管理航道通航里程达到3664公里,比“十一五”末新增 101 公里,其中四级航道里程达 690 公里,占 18.8%。
       5. 城际、同城化交通基础设施显著加强,黔中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升。
       围绕加快城镇化发展和黔中城市群建设,发挥交通先行的带动引领作用,建成了贵阳—开阳城际铁路、贵阳—织金—毕节铁路,贵阳—纳雍—六盘水、贵阳—惠水—兴义、贵阳—瓮安—铜仁、安顺—六盘水等高速公路通道;开工建设了铜仁—玉屏、安顺—六盘水城际铁路,贵阳—遵义高速公路复线、贵阳(花溪)—安顺高速公路;积极与铁路部门沟通协调,依托已建成的高(快)速铁路加开城际旅客列车。以省会贵阳为中心、区域中心城市为枢纽节点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正在加快形成和加强。
       建成了贵阳至龙里的贵龙快速路,贵安新区连接贵阳市的贵安大道、黔中大道,安顺至普定的安普大道,毕节至双山新区的碧阳大道等一批快速路项目,有力地促进了贵安新区等新型城镇的加快建设,以及一体化、同城化发展。
       6. 枢纽站场建设取得成效,交通衔接转换能力增强。
       大力加强了枢纽站场布局规划和建设,站场设施现代化水平、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建成了贵阳北站、都匀东站等主要高铁车站以及以其为主体的综合客运枢纽 , 建成了贵阳龙洞堡机场高铁站,实现了航空与高铁的一体化衔接;结合各主要中心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划,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公路客运枢纽站;加强了县城、乡(镇)客运站场的布局建设。实现了各市(州)中心城市至少建有 1 个一级客运站,县城有三级以上客运站,70% 的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50% 的建制村建有招呼站。围绕提升货物运输保障能力和组织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加大了货运站场(物流园区)的布局建设。建成了贵阳改貌铁路货运中心、六盘水发嘎坡等铁路货场;基本建成了贵阳市金清电子商务物流园区、龙里贵州快递物流园区、贵州智慧商贸物流港、遵义董公寺物流园区、都匀马寨物流园区、兴义木贾物流园区等规划的分期建设工程;建成或基本建成了赤水港、习水港、沿河港、德江港、思南港、瓮安港、开阳港、遵义港、罗甸港、望谟港、亨册港、贞丰港、镇宁港等一批内河港口;加快了智慧物流云、智能公路港等项目的布局建设。有力支撑了公路、铁路、水路货物运输和物流服务的转型升级。
       7. 城市轨道交通起步,引领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贵阳轨道交通 1 号线完成建设工程过半,将于 2017 年建成通车,2 号线一期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1 号线、2 号线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173亿元。《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2)》上报国家审批,其他具备条件的城市正在加紧开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网的加快布局建设,将改善城市品质,对城市交通结构、出行保障能力、城市空间发展形成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8. 大力创新筹融资模式,完成交通投资额翻两番。
       “十二五”时期,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不断创新筹融资模式,以多元化投资和筹融资方式,吸引了各方资金投入,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突破。高速公路建设中,率先探索采用了“BOT+EPC、BOT+EPC+ 政府补助、PPP+EPC+ 运营期补贴”等方式,积极开展与大型央企合作,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全省招商引资建设高速公路项目 21 个、共 1589 公里、项目投资达 1770 亿元。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对接,高速公路项目累计融资到位 3569 亿元。铁路投融资改革取得新突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了贵州铁路发展基金,总规模 600 亿元(首期 90 亿元),开展了首期 90 亿元的募集工作;采取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平安—贵州铁投债权投资计划分别筹集铁路建设资金 37 亿元、14 亿元、20 亿元;采取 PPP 模式开工建设了瓮安至马场坪铁路。
       “十二五”时期,全省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6199 亿元,是“十一五”期 1510 亿元的 4.11 倍,为历史之最。其中,完成铁路建设投资 1485 亿元,公路建设投资 4368 亿元(含枢纽站场 21 亿元),水运建设投资 63 亿元,机场建设投资 110 亿元;贵阳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约 173 亿元。
       9. 完成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全省客货运输量持续快速增长。2015 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客运量88368 万人、旅客周转量 658.5 亿人公里,分别比 2010 年增长 -9.95%和 27.93% [2] ,其中 2013 年—2015 年年均增长分别为 2.55% 和 5.29%;完成全社会货运量 84543.5 万吨、货物周转量 1378 亿吨公里,分别比2010 年增长 109.72% 和 36.21%, 其中 2013 年—2015 年年均增长分别为7.84% 和 3.30%。全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 1563.3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96 万吨,分别比 2010 年增长 147.1% 和 45.2%;全省邮政业务总量完成 30.7 亿元,业务收入完成 31.6 亿元,分别比 2010 年增长 104.7% 和137.6%。
       铁路开通了贵阳至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南京、济南、长沙、南昌、南宁、深圳、温州、宁波、梧州等主要城市的高铁列车,贵阳北站每天开行的动车组总数将达到 47 对。
       全省机场开通航线不断增多,其中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通航城市达 81 个,开通国内航线 124 条,国际航线 10 条,地区航线 2 条。2015年成立的多彩贵州航空公司,将会对提高贵州航线运力投入和保障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积极开展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行动,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截至 2015 年底,建制村通客车率达 81%,比“十一五”末提高了 10.75 个百分点,基本客运公共服务水平普遍提高。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总体提高。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实。截至 2015 年底,全省 88 个县市中有 85 个县市开通了公交线路,贵阳“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成效。
       邮政普遍服务基本覆盖。“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讯行动,全省共完成补建并移交运营的空白乡镇邮政局所658 个,加大了农村危旧网点改造和村邮站建设工作,邮政普遍服务乡镇网点全覆盖,邮政普遍服务水平总体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发展成绩卓著,但是由于原有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我省现有交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赶超发展的要求以及与周边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之前主要是集中力量建设快速交通骨架网络,对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等投入不足,改善发展缓慢,目前交通运输体系中各层次网络发展水平差距大、系统性效率不高等问题突出。
       1. 对外快速通道骨架仍在加快建设过程中,尚未成网。
       对贵州发展至关重要的 7 大方向对外快速铁路通道,至“十二五”末仅建成了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长沙两个方向的通道,至昆明、重庆、成都等 3 个方向的高(快)速铁路尚在建设之中;贵南高铁尚未全面开工;贵襄高铁正在争取列入国家铁路建设规划。多条与周边省(区、市)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通道尚未全线贯通。
       2. 交通网络布局不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对外连通度不足。
       我省交通网络架构基本上是以贵阳为中心向外放射,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大多数仅为某一通道的节点,对外连通的干线通道少,区域网络构建不足,对区域枢纽的形成和地位提升支撑不强。尤其是铁路,尚未连通成网,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与周边省市相邻地区之间相互连通严重不足,而且多个较大空白区域缺少铁路覆盖。规划的高速公路网尚未全部建成,市(州)之间还存在较多绕行;以市(州)首府为中心的地区干线公路以及与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地区联络线、快速路明显布局不足。此外,在综合交通网络中,南北盘江 - 红水河水运通道等尚未实现全线通航,水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
       3. 城际交通体系功能不强,支撑引领力度不够。
       我省贵阳与区域中心城市间城际交通主要是依靠国家干线通道,以区际交通兼顾城际交通的模式提供服务,尚未建成适应城际交通需求特点的快速、便捷、与城市交通一体化的城际交通体系,在功能和服务水平上,对城镇化发展和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支撑引领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贵阳至遵义、毕节、六盘水、兴义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尚未建成以及依托国家高(快)速铁路的城际交通服务体系尚未有效建立;部分主要城际间既有高速公路(如贵遵)通道能力饱和、交通拥挤;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通道方式单一,综合立体交通薄弱;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衔接转换枢纽建设滞后,一体化衔接转换功能和能力保障严重不足。
       4. 国省道路网技术等级低,影响整体畅通水平和效益发挥。
       我省普通国省道建设改造投入明显不足,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周边省市的差距明显,未能与快速发展的我省高速公路网形成合理的网络结构匹配。截至 2015 年底,普通国道中,二级及以上里程仅占 51%,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 70% 的水平;普通省道中,二级及以上里程仅占12% 左右,三级及以上里程占 29%,而且还存在约 1129 公里无路或等外路段。同时,由于养护资金不足,我省国省道总体路况也相对较差,行车条件不够优良,快速集散功能不强,很大程度上吞噬了高速公路网快速交通所带来的时间节约和成本效益。
       5.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低,亟待提升。
       我省农村公路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总量不足、通达不深、道路等级和质量不高、安保设施不足,部分通村公路达不到开班车标准、抗灾害能力弱、保通畅条件差,联网程度低、断头路多、桥涵不足、养护资金缺乏等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交通的支撑保障要求有较大差距。
       截至 2015 年底,全省还有 25% 的建制村未实现通畅 , 建制村通硬化路率仅 75%,在 6051 个撤并建制村中,仅 235 个实现了通硬化路;全省还有近五分之一的建制村未通客运班车,处于全国后列水平;农村公路中,等外公路占到了 50% 以上,铺装路面比重仅 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0 个百分点。还有一部分不在搬迁计划内的具有一定人口数量的自然村尚未通公路。
       6. 货运枢纽和物流体系发展滞后,物流效率低、成本高。
       我省货运站场和物流设施布局建设总体滞后,铁路货场普遍能力小,货运保障能力不足;公路货运枢纽和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和建设不足,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不到位;内河水运主通道尚未完全打通,港口物流设施建设尚缺规模化需求支撑;物流企业小、散、弱,物流服务组织化、集约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低,“一站式”便捷服务的物流体系尚未有效形成,区域竞争力弱,物流总体成本高。物流业发展的滞后,严重削弱了我省资源优势,制约了我省相关资源开发和相关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制约了西南区域物流中心和面向东南亚、南亚衔接转换枢纽的打造。

       二、发展形势和要求
       (一)面临的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央要求必须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打下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 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补短板的实施,为贵州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创造了宝贵契机。“十三五”时期是贵州省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肩负起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历史使命。
       1.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确保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必须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并为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我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 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发展速度需要快于全国、快于西部,才能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 培植后发优势 , 奋力后发赶超 , 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制定发展战略和编制规划及行动方案的基本纲领。发展规划需要统揽全局和近中远期发展,进行科学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在加快赶超发展的同时要为未来进一步发展完善打下好的框架基础。
       3. 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
       “十三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为引领,构建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区域互动、优势互补、东中西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区域发展战略中,明确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优先位置,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作用。在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五通三同”,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贵州既是长江经济带的省市之一,又是“一带一路”的西南地区重要衔接转换枢纽,在布局建设内通外联通道、全国性及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要充分抓住机遇,加快交通体系的完善,增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
       4.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发展短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已成为全国各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共同行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从供给端入手,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贵州交通总量不足和结构性问题并存,既有总量和布局差距,更在供给体系的总体结构质量和效率大幅落后于发达省份,面临着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高质量、快速化的交通供给比重,优化路网层级结构,补齐交通短板,构建外快内畅、枢纽支撑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任务。
       5.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适应经济新常态和稳增长。
       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稳增长的最重要措施,交通、水利、城市管廊等基础设施仍然是重要的投资领域。
       (二)面临的发展要求
       “十三五”时期,我省交通需要继续抓住各方面有利的发展形势和机遇,加大布局建设、加快完善网络,夯实发展基础,厚植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扩大开放的支撑引领作用。
       1. 要求加快构建形成布局完善的对外立体快速网络。
       大力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对外通道是我省改善区位、承接要素转移和发达地区经济辐射的根本手段,也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础和纽带载体。“十三五”时期要求在“十二五”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形成比较完善的对外通道网络,形成贵阳至周边城市群2-3小时交通圈、贵阳至北京8小时高铁交通圈;要求加快构建形成至沿海主要港口、沿边主要口、主要国际陆路口岸的便捷运输通道;要求加强省际交通网络互联互通。
       2. 要求构建支撑黔中城市群发展和培育区域增长极的城际交通网络。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要求发挥贵阳枢纽核心作用、带动区域枢纽加快建设发展,形成省域枢纽互联互通、快速直达的城际交通网络,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合理配置。要求进一步完善黔中城市群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建设,形成一体化、同城化、1小时交通圈的便捷交通体系,促进城市群发展壮大,打造率先崛起的核心区域和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要求构建有力支撑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兴义、凯里和都匀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的省域城际综合交通网络。
       3. 要求建成有力支撑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交通网络。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十三五”的重要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农村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不足、水平不高是主要短板。尤其是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更为突出。“十三五”要求发挥交通对脱贫攻坚的基础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的对外通路以及区内骨干路网的布局建设,加快消除交通瓶颈,改善发展环境,强化交通引导联动开发能力;要求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和提级改造,提高通达深度、硬化路率、联网水平,增强交通普遍服务,提升民生保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 要求构建支撑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的交通体系。
       旅游业是我省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支柱产业,省委、省政府把大旅游作为全省“三块长板”之一,明确要求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十三五”时期将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作为全省旅游的主打品牌,加快把贵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及全域旅游示范省,成为国际化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实现由山地旅游资源大省向山地旅游强省的新跨越。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和运输服务体系构建必须适应旅游大省强省的打造以及“快旅慢游”的要求,既要加大对外快速通道、省域干线交通网络的构建和完善,又要着力解决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求加快构建以贵阳为中心,适应全域化旅游发展的安全便捷、服务完善的全省旅游公路网络、支线航空运输网络体系;要求加快改善主要旅游集散中心至旅游景区的干线公路以及重要景区之间的旅游连接公路;要求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交通条件。
       5. 要求大力打造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着力降低物流成本。
       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2〕2 号文件对贵州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要求全面提升以省会贵阳为核心枢纽、省域中心城市为重要区域枢纽,相互紧密连接、整体联动发展的通道与枢纽网络;要求增强以区域枢纽为主要连通节点和起始点的对外通道布局,提升区域枢纽节点功能和区域服务辐射能力;要求加大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运输模式创新和物流发展,完善货物运输和物流体系,大力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增强对产业发展、商贸发展以及打造西南物流基地的支撑。
       (三)“十三五”运输需求预测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进一步贯彻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现后发赶超,国民经济预期年均增长 10% 左右,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8 万亿元,力争达到 2 万亿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旅游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地位的提升,“十三五”时期我省客货运输需求将继续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根据预测,至 2020 年,全省客运量达 10.6 亿人次,年均增长3.74%,其中民航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 12.49%,铁路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 10.57%;全省货运量达 10.95 亿吨,年均增长 5.31%,其中公路年均增长 5.27%、民航年均增长 12.3%。邮政业务总量完成 73.6 亿元,年均增长 17.0%;业务收入达 75.1 亿元,年均增长 16.0%。

       三、“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 ,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 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紧紧抓住国家三大战略的历史性机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加强“大交通、大枢纽、大节点、大网络、大物流、大旅游”建设。全方位构筑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以及国家干线网络、区域网络紧密互联互通的区际综合立体交通网,与黔中城市群、全省城镇化加快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城际交通网络和城市交通体系,与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要求以及我省发展全域旅游相适应的地区交通网络,与对外开放、区域通关一体化新格局相适应的物流体系。全面加快补齐短板,适度超前建设发展,基本建成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后发赶超发展要求的比较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基本原则
       战略引领,创新驱动。以构筑发达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更大力度地融入“一路一带”、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为战略引领,加大对外对内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创新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激发市场活力,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交通投资,加快我省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
       适度超前,提质升级。根据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性、支撑性、先导引领性,加强我省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科学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规划,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和现代化的要求,加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能力 , 科学规划、积极有序安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路网改造升级,提高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二级以上公路、高等级内河航道的比重,带动整体质量和系统效率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时间节约和效益产出。综合发展,优化结构。按照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和组合优势、绿色发展、满足多样化运输需求的理念,综合发展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管道,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运输结构,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系统整体组合功能,构建一体化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有效适应客运快速化、多样化,货运便捷化和经济的要求。统筹城乡,保障小康。按照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的共享发展要求,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全面加快改善和提升农村交通条件,实现公路通达通畅所有建制村、撤并建制村,保障基本民生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加大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支撑现代农村、现代农业发展。强化枢纽,提升服务。充分认识枢纽在网络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和对服务品质、运输效率的影响,根据客货运输需求和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各级客货运输枢纽站场的布局建设以及信息化、智能化;大力发展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提升一体化衔接水平,实现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大力广泛推广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运输组织和运输服务水平。
       (三)发展目标
       至“十三五”末,基本建成以高(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为骨架,与全国干线网络、周边省(区、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布局合理的全省立体干线网络;基本建成以贵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龙头、各市(州)区域性枢纽联动发展的全省枢纽站场体系;总体建成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四化同步”发展的全省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实现贵阳至黔中主要城市1小时、至省域其他中心城市1—2 小时、至周边省会城市 2—3 小时、至珠三角 4 小时、至京津冀和长三角 8 小时的陆路快速交通圈,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总体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
       1.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指标。
       基本建成高速铁路通道骨架,扩大铁路网覆盖。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4000 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 1500 公里以上。建成“678”高速公路网,加快实施高速公路网加密项目。在“6横 7 纵 8 联”高速公路网(简称“678”网)基础上,坚持适度超前原则编制高速公路建设加密规划,提高高速公路网覆盖和通路互联互通,积极组织推进新项目实施,力争“十三五”末或“十四五”初,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 1 万公里,高速公路省际通道达到 34 个。全面提升普通国省干线和完善农村公路网。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20 万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比重达 90% 以上,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里程比重达 50%;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 100% 以及撤并建制村基本通硬化路、具备通路条件的村庄全部通公路。加快建设形成“一枢十六支”民航机场格局。建成仁怀、威宁支线机场 , 全省机场达 12 个,加快建设德江机场、罗甸机场。建成一、二类通用机场 25 个以上以及一批起降点,初步形成网络框架。实现航运主通道通江达海。全线打通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两大水运出省通道,形成“两主三辅”出省水运通道新格局。全省航道里程达 4100 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 1000 公里左右。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大突破。建成贵阳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和 2 号线一期工程,力争建成连接贵安新区的 S1 线一期工程,轨道总营业里程达 90 公里。
       实现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上台阶。总体建成贵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包括贵安一体化的安顺、贵安新区)、遵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毕节、六盘水、都匀、凯里、兴义、铜仁等省级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进一步完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布局。建成贵阳、安顺、黔东南等快递物流园区以及黔西南邮政(快递)分拨转运中心,邮政快递区域中心加快建设形成。
       2. 运输服务主要指标。
       基本建成以快速交通为主导的客运网络。全省民航机场国内外航线达 300 条以上,其中国际(地区)航线达 30 条。以贵阳为始发终到的 G 字头、D 字头动车组旅客列车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以及其他主要客源城市;城际旅客列车覆盖黔中城市群所有地级城市以及通高铁的铜仁市、六盘水市。省际、市际、县际高速公路客运班线网络进一步发展完善。
       基本实现农村客运服务全覆盖。实现乡镇通客运班车率 100%、建快递物流园区以及黔西南邮政(快递)分拨转运中心,邮政快递区域中心加快建设形成。制村通客运班车率达 100%;力争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 AAAA级的县比率达到 60% 以上。
       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提质升级、出行分担率提高。省会贵阳市初步建成以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铁、BRT 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公交出行分担率较大比例提高;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提高 3 个百分点以上。
       建成比较完善的货物运输系统,物流成本有效降低。基本建成通江达海的水运大宗散货以及集装箱运输系统;建成贵阳、遵义、六盘水等铁路枢纽以及至沿海、沿江主要港口的海铁联运系统,大宗长途货运铁路分担比重稳步提升;建成贵阳、遵义等智能公路港以及各市(州)主要物流园区,公路货运物流组织水平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实现邮政普遍服务全覆盖、快递业务大发展。基本建成县、乡(镇)、村邮政网点体系,建制村通邮率达到 100%;基本建成覆盖城乡、配套衔接、布局合理、便民惠民的快递骨干网和末端投递网。

       四、全省主要枢纽和通道总体布局规划
       (一)我省在全国交通网络中的枢纽定位
       我省地处西南地区与中部地区、华南沿海的重要结合部,是西南地区向南通达珠江三角洲、北部湾,向东通往华中、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向西南通往滇中城市群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省份和重要的衔接转换枢纽,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中具有重要的区位和地位。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贵阳为《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的 42 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之一。
       ——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 号)对贵州的战略定位是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枢纽节点。《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 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贵阳为加快建设的 14 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遵义为加快建设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一带一路”西南地区的重要衔接转换枢纽。依托贵广、渝黔、成贵、黔桂等通道的有利条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衔接转换枢纽,以及打造连接重庆、成都等中欧班列始发口岸的支线枢纽;依托沪昆通道、衢丽铁路、隆百铁路、黔桂铁路等,构建对接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后方物流基地和重要衔接转换枢纽。
       (二)全省枢纽空间布局
       全省枢纽空间布局为“一核七心三节点”。
       “一核”,即贵阳(包括贵安一体化的安顺枢纽、贵安新区枢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七心”,即分别为遵义、毕节、六盘水、都匀、凯里、兴义、铜仁等七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三节点”,即分别为德江、盘县、洛贯等三个主要地区性枢纽节点。核心枢纽与区域性枢纽以及主要地区性枢纽节点之间建设满足功能要求、能力要求的综合运输通道,形成分层次、各有重点、相互联动的发展格局,实现整体效率、便捷性、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对外通道空间布局
       依托国家大通道、省际通道建设,构建形成全省以贵阳枢纽为核心、各区域中心城市为重要节点的“一环七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格局,紧密连接周边各城市群和省会城市,通达国家中心城市、主要沿海港口、边境口岸。
       “一环”:以贵阳铁路枢纽、公路枢纽、龙洞堡机场为核心,贵阳市域铁路环线、高速公路环线、黔中经济区高速公路环线组成的核心枢纽环线,形成各主要对外通道在贵阳核心枢纽体中的有效连接和中转换乘。
       “七射”:即贵阳至珠三角、贵阳至长株潭、贵阳至成渝城市群重庆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贵阳至成渝城市群成都、贵阳至滇中城市群、贵阳至北部湾城市群、贵阳经铜仁至襄阳等 7 条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
       对外放射的综合运输通道由高(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以及包括普通铁路、普通国道、水运通道等组成。
       (四)省域通道网络布局
       省域陆路通道网络总体布局规划为“三横六纵五连”,基本形成网格化互联互通以及多方向、多通路对外连通格局,与全省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相适应,覆盖全省所有市(州)首府和大部分县城。       “三横”,即以沪昆铁路、沪昆客专、沪昆高速、国道 320 为主体组成的中部大通道(沪昆通道),以衢丽铁路、杭瑞高速以及乌江水运通道为主体组成的北部通道,以永(州)兴(义)铁路、南部横向高速公路、以及南北盘江—红水河水运通道组成的南部通道。
       “六纵”,即以成贵高铁—贵广高铁、厦蓉高速为主体组成的成(都)贵(阳)广(州)通道,以渝黔—黔桂铁路通道、兰海高速为主体组成的重(庆)贵(阳)南(宁)通道,以隆百铁路、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为主体组成的泸(州)安(顺)百(色)通道,以内昆铁路—水红铁路通道、昭通—威宁—六盘水—盘县—兴义城际铁路、威宁至板坝高速公路为主体组成的昭(通)六(盘水)兴(义)通道,以规划的涪陵至柳州铁路、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为主体组成的涪(陵)凯(里)柳(州)通道,以渝怀铁路、铜玉铁路、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组成黔(江)铜(仁)从(江)通道。
       “五连”,即贵阳—兴义、贵阳—织金—六盘水、安顺—六盘水—威宁—云南昭通、铜仁—玉屏、四川泸州—仁怀—遵义,由铁路和高速公路组成的连线。

       五、“十三五”主要任务
       (一)基础设施
       主要思路: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建成“一环七射”对外通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三横六纵五连”网络架构的形成,加快大枢纽、大节点布局建设,全面提升综合发展、互联互通、路网质量、通行保障水平。
       总体任务:按期建设完成“十二五”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已列入国家规划的铁路项目、机场项目,优先实施国高和省高“678”网高速公路项目,积极加快实施高速公路网加密规划新增项目;加强“一核七心三节点”枢纽站场设施的布局建设,以及以其为中心连接周边县城、乡镇、产业园区、旅游景点的国省干线的建设,支持城际快速路的规划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以国家高速公路通道、省高通路为骨架的区域中心城市放射状网络,适应和引领地区城镇化、同城化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交通建设,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铁路。
       围绕加快建成对外快速铁路通道和加强空白区域铁路覆盖,实现铁路网络的合理布局,提升铁路在我省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干线功能作用和客货运输比重。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模式,扩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对铁路的建设投入,确保按期建成已开工项目,积极开工建设一批对城际交通、区域中心城市对外通道、资源开发、地区扶贫等作用意义大的新项目。重点按期建成长昆客专贵州至昆明段、渝黔铁路、成贵客专、铜仁至玉屏城际铁路、贵阳枢纽小碧至白云联络线、安顺至六盘水客运支线铁路、叙永至毕节铁路、渝怀铁路复线、瓮安至马场坪铁路等“十二五”开工的续建铁路项目。
       新开工建设贵阳至南宁客专、盘县至兴义客专、铜仁至吉首铁路、南昆铁路复线、纳雍至六盘市铁路,以及瓮马铁路都匀延伸线、遵义延伸线等项目,加快完善铁路网格局,争取实现市(州)城际铁路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六盘水、遵义、兴义、铜仁等区域枢纽对外铁路功能。争取开工建设六盘水经威宁至昭通、黔江至昭通、黄桶至兴义(百色)、永州至兴义等若干条对路网互联互通、效益提高、扶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的铁路或铁路连接线;争取推进黔桂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研究择机推进贵阳至兴义铁路、水城至盘县铁路。
       研究规划建设市域(郊)铁路。根据国家支持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方向,以大中城市空间布局和客流需求为基础,积极研究规划市(州)首府中心城至周边主要城镇、旅游景区的市域(郊)铁路,促进区域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支持市场主体投资建设经营连接风景名胜的旅游交通市域(郊)铁路。推进开展安顺至黄果树、遵义至绥阳、遵义至湄潭、贵阳至惠水、铜仁至江口等市域(郊)铁路的规划研究。
       2. 公路。
       抓住机遇继续加快实施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完善网络、加深通达,构建形成“中心积聚、多极辐射、互联互通、覆盖广泛、能力充分、衔接顺畅”的高速公路网络,发挥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的拉动作用和公路等级提升的路网带动作用;加大补短板,大力推进普通国道、普通省道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实施交通优先发展和交通扶贫工程,着力消除交通瓶颈,支撑全面小康建设。
       高速公路。确保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按计划建成通车,全面推进新增国家高速公路、主要繁忙通道扩容改建高速公路、“678”网规划的省级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网加密规划的新增省际通道、黔中城市群城际通道、市(州)城市绕城通道和放射线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积极有序推进增强区域路网互联互通、支撑地区产业带和城镇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高速公路联络线等项目的建设。至 2020 年底 ,省境内的国家高速公路项目、“678网”高速公路项目基本全部建成通车,建成高速公路加密网的部分重要项目,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8000公里左右,在建项目 2000 公里左右,为“十三五”末或“十四五”初突破 1 万公里奠定良好基础。
       普通国省道。根据公路事权划分改革和“十三五”期车购税重点支持普通国道建设的政策趋势,重点加大普通国道的升级改造建设,积极筹资推进普通省道升级改造和新建。围绕增强地区性枢纽节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支撑“5 个 100”工程建设,加强市与县、县与县、县与重点镇、以及连接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重要干线公路建设,加大地区间重要连接公路以及城市出入口路段、城市过境路段的升级改造(或改建),提升区域干线互联互通水平和线路技术等级,增强区域发展能力;加快打通省际、县际断头路,完成全线升级改造,发挥普通国省道的通道作用。进一步统筹和强化城市路网与对外公路网的有效衔接、能力协调和一体化交通管理,增强畅通基础保障,缓解城市出入口交通拥挤。
       优先安排通往主要景区的国省道改造和连接线建设。按照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和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将大力构建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支线机场为骨干,普通国省道、旅游公路、县乡村公路为网络的便捷旅游交通体系,着力提升交通顺畅通达和安全性,解决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先安排通往 3A 级以上景区的国省道改造升级以及建设连接景区的公路连接线,规划建设一批较高标准的旅游交通环线和旅游专线公路。
       “十三五”期,全省普通国省道建设规模约 8500 公里,其中,普通国道 4300 公里,普通省道 4200 公里。
       农村公路。按照兜底线、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建设,提高通达深度和通畅率,以及提高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联网水平,支持资源开发、旅游发展的公路布局建设。重点加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左右江等革命老区和三州民族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 , 畅通对外运输通道,打通县际、乡际断头路 , 促进有条件的连片成网,强化内部连接;全面加快建制村通硬化路以及撤并建制村、异地搬迁安置点通硬化路;加大县乡公路改造,提高技术等级和稳步推进网络化;积极推进通组(寨)、自然村公路建设,以及具备连通条件的相邻村之间公路、联网路的建设;有序安排通建制村 3.5 米窄路面的加宽改造和错车道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的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组组通公路、村寨路面硬化”的“美丽乡村小康路”的目标,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
       大力构建支撑旅游扶贫的农村交通网络,发挥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贯彻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将农村交通建设与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紧密融合,改造提升农村公路和安保工程,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串连休闲旅游度假区、农村风景区、特色小镇、历史文化村落、少数民族风情村寨、农家乐示范村,打造自然生态、畅通舒适、美丽致富的生态富民线,助力乡村居民增收致富。
       “十三五”期,规划新改建农村公路约 7.5 万公里。其中,通建制村硬化路约 3.06 万公里,撤并建制村通村硬化路 2.47 万公里,县乡道改造 3400 公里,3.5 米及以下窄路面村道拓宽改造 1.38 万公里,实施危桥改造 3.68 万延米,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2.5 万公里。
       3. 机场。
       着力打造贵阳龙洞堡机场为西南重要区域枢纽机场,争取加快建设形成全省“一枢十六支”的机场格局,有力支撑我省旅游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实施贵阳龙洞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 1 条 4000 米 ×45 米的跑道,延长现有跑道至 3500 米,新建 T3 航站楼以及站坪、空管、航油等相关设施。适时启动第三跑道和第二机场比选前期研究工作。
       加快支线机场新建和改扩建。加快仁怀机场、威宁机场建成使用;开工建设德江机场、罗甸机场,争取尽快建成使用。实施黎平机场、荔波机场等支线机场改扩建工程;研究安顺机场、遵义机场通航能力保障方案,加快完成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审批,适时启动改扩建工程。推进盘县、天柱等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支线机场连接市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快速干道的规划建设。
       加快构建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网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谋划、规划引导的作用,加快完成全省通用机场布划,引导企业投资建设通用机场、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统筹通用机场与运输机场的布局,合理定位通用航空交通服务功能,促进通用航空与旅游、航空体育、飞行培训的融合发展,增强通用航空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处理突发事件方面的作用,鼓励发展公务航空。至 2020 年,支线机场全部具备通用航空服务功能,各市(州)基本建成 2—3 个以上一、二类通用机场以及若干三类通用机场,支撑通用航空产业、通用航空市场加快培育发展。
       4. 水路。
       充分挖掘和发挥我省内河水运潜力,以“两主三辅”水运通道、枢纽港口建设为重点,着力突破闸坝碍航,畅通水运通江达海通道,积极开展主要航道扩能工程研究,增大水路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
       全面提升乌江航道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强省际间协调,加快建成下游电站通航设施。同时,开展乌江渡—龚滩三级航道建设及信息化等支持保障系统工程,构皮滩、思林、沙沱二线 1000 吨级通航设施建设工程等研究,积极推进相关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建设开阳港、遵义港、瓮安港、思南港、沿河港等枢纽港口 1000 吨级泊位。全面加快打通南北盘江—红水河水运通道,研究推进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航运扩能工程。加快建设红水河龙滩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建设,实现贵州水运南下珠江打通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的第一目标 ;积极启动南北盘江—红水河航道扩能建设可行性研究,推进龙滩1000吨级船闸建设以及协调岩滩等水电枢纽的同等级过船设施的建设。建设北盘江董箐、马马崖一级和光照水电枢纽通航设施;启动北盘江马马崖二级航电枢纽工程建设。规划建设贞丰港百层第三作业区、望谟蔗香港区、罗甸罗妥港区、册亨岩架港区等 500 吨级兼靠 1000 吨级泊位。
       实施赤水河航运保护性开发建设。建设岔角—合江夜航助导航设施及信息化工程,增建赤水港、习水港 300 吨级码头泊位。加快推进都柳江、清水江航电一体化开发进程。建成都柳江从江、大融、郎洞、温寨四级航电枢纽工程,以及 500 吨级船闸;启动白梓桥、柳叠、坝街、寨比、榕江、永福等 6 级航电枢纽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建设 500 吨级船闸。推动清水江锦屏—白市、三板溪—分水溪高等级航道建设工程。
       加大库区航运工程建设。建成北盘江光照、董箐、马马崖,乌江干流乌江渡、格凸河、湄江、樟江、石垭子、索风营、桐梓河、芙蓉江等库区航运工程。
       “十三五”期,开工建设内河航道977公里,其中三级航道407公里,四级航道 111 公里,五级航道 281 公里。
       5. 城市公共交通。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建设发展轨道交通,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品质。
       加快建设贵阳市轨道交通网。2018 年建成贵阳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试运行),2019 年建成 2 号线一期工程(试运行);加快推进轨道交通 2 号线二期、3 号线一期、S1 线一期、S2 线一期北段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构建支撑贵阳城市发展以及紧密贵阳、贵安新区一体化的轨道交通骨架网,提升公交结构和出行保障能力。
       积极推进具备条件城市的轻轨和有轨电车的发展。加快推进六盘水城市轻轨建设规划报批和相关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遵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和建设规划报批工作,积极推进轨道交通 1 号线、2号线一期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开工建设。研究推进凯里、兴义等城市有轨电车、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建设,加快城市公共交通骨干网络构建。
       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各城市应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公交枢纽站场、首末站、停保场等配套设施,合理划设公交专用道,增强公交运行保障。
       6. 枢纽站场。
       围绕交通现代化和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枢纽站场布局建设,构建全省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点线有效结合、衔接换乘(换装)效率高的枢纽站场体系,满足客货运输需求和提升区域服务辐射能力。
       加大枢纽城市客货运站场布局建设。重点打造和完善贵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包括贵安一体化的安顺枢纽、贵安新区枢纽)、遵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对外通道和客货运输枢纽站场的规划布局和一体化建设;加大力度建设毕节、六盘水、都匀、凯里、兴义、铜仁等省级区域中心城市的客货运输枢纽站场和物流园区,提升区域枢纽功能。大力发展综合交通枢纽。按照一体化布局建设、零距离换乘、无缝衔接的要求,大力推进以铁路主要客运站、机场为主体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贵阳龙洞堡机场综合客运枢纽、贵安站综合客运枢纽、安顺西综合客运枢纽、遵义东站综合客运枢纽、毕节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六盘水站综合客运枢纽、兴义南站综合客运枢纽、铜仁大兴综合客运枢纽 ,以及德江、盘县、洛贯、威宁等地区性集多种运输方式一体的小型综合客运枢纽。
       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客运站场配置。每个县城至少有 1 个三级客运站,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等级客运站,每个建制村至少有 1 个招呼站或港湾式停靠站。
       加大旅游客运站场建设。建设安顺旅游集散中心、黔东南凯里旅游集散中心、遵义旅游集散中心、铜仁旅游集散中心、黔南都匀旅游集散中心、黔西南兴义旅游集散中心,积极推进 4A 级以上旅游景区客运站点建设。
       加大货运站场和物流园区等布局建设,促进货物运输组织和物流服务水平提升。重点支持铁路货运站场改造升级以及发展铁路物流;支持各枢纽城市依托主要铁路货场、机场、港口、公路货运枢纽站建设发展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依托综合保税区和主要口岸建设保税物流园区,依托产业园区、大型商贸流通节点、运输站场合理布局建设适应生产性、流通性、生活性服务要求的各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网点。
       支持和鼓励大型电商企业、快递企业依托空港、铁路车站自建物流中心和分拨中心,适应电子商务、快递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支持每个县布局规划建设 1—2 个物流中心。大力促进交通运输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
       (二)运输服务
       依托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和高速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的快速发展,大力加强客货运输网络建设;依托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断完善和提升客货运输服务系统,消除薄弱环节和短板,增强运力保障,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

上一篇:贵州省“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下一篇:贵州省“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