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创造性地采用飞地经济、BT模式、开发性金融扶贫等方式扩大融资,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近5年石阡大力发展茶园累计欠账4510万元,茶产业发展受到资金瓶颈的严重制约。为此,该县大胆探索,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支持石阡扶贫攻坚合作协议,国开行提供首批2.5亿元的贷款,省扶贫办为此贴息。在贷款发放过程中,财政、林业、扶贫、金融等部门创造性地将茶园纳入林权证的办理范围,并充分利用林权证作抵押物,解决了茶农、茶企融资难问题。目前,该县已申报贷款1.63亿元,国开行已批复贷款1.16亿元,其中,到位资金5236.6万元。
2012年5月,石阡县又与铜仁市农村信用联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在2015年前,农村信用联社向石阡县提供累计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的信贷资金。
石阡与贵阳任达预制构件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BT模式,公司投资1.5亿元实施石阡建材及新型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平整山地丘陵1000多亩。同时,引进贵州宗正生物科技开发公司投资4000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缓解了贫困县搞工业资金不足的困难。
为扩大招商引资,石阡采用“飞地经济”模式,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签订了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大龙工业园区内规划10平方公里建立“石阡产业园区”。如今,该园区已引进新能源开发、石材、皮革制造等5家企业,正式签约3家,签约资金48亿元。
BT模式、飞地经济,让石阡工业发展、招商引资步入了铜仁市发展的前列。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6%,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5%,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40.4%,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