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1.产业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9.0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34.34%,呈快速发展态势,占全省工业经济的比重年均提高 1.2 个百分点。2015 年,全省新兴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1096.13 亿元,同比增长 39.03%,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 271.36 亿,比 2015 年增长 34.34%,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占比 19.35%,大健康医药产业占比33.7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占比 21.63%。全省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形成了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为核心、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为支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为新动力的新兴产业基础。
2.园区基础
全省各地根据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业布局、因时施策,依托城市群建设,以新兴产业为重点,形成了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园、遵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新兴产业核心区。积极创造条件承接新兴产业转移,加快形成点面结合、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形成了黔东南州炉山-碧波工业园区、六盘水钟山经济开发区、黔南州惠水长田工业园区、黔南州龙里工业园区、黔南州独山麻尾工业园区、毕节市金沙产业园区、黔东南州丹寨县金钟工业园区、黔东南州岑巩工业园区、六盘水市水城县董地工业园区、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安顺市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一批初具规模新兴产业集群园区,形成了新兴产业向 100 个产业园区等重点功能平台集聚发展的梯次新格局,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3.企业基础
我省新兴产业涌现出中航集团、航天十院、振华集团、朗玛信息、以晴集团、益佰制药、贵州百灵、贵州景峰、奇瑞万达、长征电气、时代沃顿等技术水平高、市场占有率高的骨干企业,其中,产值超过亿元的骨干企业达 128 家,1 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66.5 万片液晶触摸屏、长征电气 200 套风电机组产业化、益佰医药园区(一期)、景峰大容量参芎嗪注射液等 81 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高通自主服务器芯片、华为全球私有云数据中心等相继落户“云上贵州”,修正药业产业园、国药同济堂骨科中药生产基地等相继落户“乌当医药园区”、“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4.创新基础
全省新兴产业创新基础稳步提升。截止 2015 年底,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 382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6 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5 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4 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0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74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3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53 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9 家。2015 年,全省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 1501
4件,同比增长 43.4%,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到 5428 件,同比增长 29.5%。
5.开放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省交通铁路营运里程突破 3000 公里,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长沙、贵昆高铁开通,标志我省进入“高铁时代”。继 2015 年 12 月 31 日实现“县县通高速”里程碑之后,2016 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5433 公里。通航机场实现9 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人数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水运航道加快建设,乌江实现复航,2016 年新增高等级航道 56 公里,建成高等级航道里程达 851 公里,居 14 个非水网省(市)第一位。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升级换代,“宽带贵州”建设取得突破,贵阳、遵义、安顺实现通信同城化,为我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新技术引进、新业态形成、市场开拓提供了支撑。
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我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搭建了重大平台、提供了重大机遇。
第二节 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发展现状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286.39亿元、同比增长 143.2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2.51 亿元,同比增长 102.0%。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500 万元统计口径)342 家,主营业务收入 10 亿元以上骨干企业 11 家,1 亿元以上 43 家,较“十一五”末期取得较大增长。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正在成为我省最有发展前景、最有潜力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
大健康医药产业稳步增长。2015 年,全省大健康医药工业总产值 325.4 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总产值的 3.08%,医药制造业增加值 101.63 亿元,同比增长 6.9%。大健康医药产业已形成中药种植、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和卫生材料等七大门类,益佰、百灵、景峰、信邦、汉方、神奇、同济堂等一批重点企业入列“全国制药 500 强”。
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5 年,新材料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63.34 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 44.15 亿元,同比增长11.19%。我省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并呈特色化发展,已形成贵阳、遵义和福泉等 3 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省自主研发的湿法净化磷酸、高强韧铝合金、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等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2015 年,高端装备制造完成工业总产值 217.16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58.69 亿元,同比增长21.03%。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装备为重点,以智能制造装备为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液压基础件、高端紧固件及精密微特电机、全地形工程车、中高压开关、数控磨床等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2015 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38.25 亿元和 10.34 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 57.36%,“十二五”期间,贵阳、遵义、毕节、安
6顺、六盘水、黔东南州 6 个市州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达 5000辆。吉利 M100 甲醇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落地观山湖高端制造产业园,奇瑞万达、添钰动力科技、力帆时骏振兴、兴国新能源、西凯电池、凯马汽车、中安永恒、巴斯巴等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了我省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支撑。节能环保产业规模扩大。2015 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52.55 亿元和 14.20 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 49.21%。抗污染复合反渗透膜及组件、海水淡化膜、抗污染膜以及抗氧化膜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增长迅速,形成了一批技术水平高、竞争能力强、服务范围较为广泛的专业化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和环保服务专业机构。
新能源产业后劲十足。2015 年,全省新能源产业装机达到367.5 万千瓦,发电量达到 4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1%。分散式接入风电、地面光伏电站、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厂、大型地源热泵等项目建成投产。2015 年新能源产业折合节约标煤 192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0.3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1.63 万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 1.42 万吨,生态效益明显。
2.存在问题
总体规模偏小。产业总产值占全国新兴产业总规模不足 1%,受经营成本上升与产品价格下行的双重挤压,企业效益有待提升;研发投入不足。2015 年全省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0.48%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区域发展不平衡。全省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两市,其它市(州)呈现大分散、小集聚、小规模、竞争实力弱。发展体制存在障碍。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导致资源分散和管理低效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制定专门针对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产业基金等优惠政策。创新成果转化不畅。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健全,高校院所服务产业能力未充分释放,技术转移市场尚需完善。
第三节 面临机遇与挑战
1.面临机遇
国际环境。新兴产业成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大幅度增加科研预算,着力推进清洁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技术革命;欧盟实施“旗舰研究计划”和“联合技术计划”,旨在提升新兴产业研发水平;韩国成立未来创造科学部,加快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印度则推行“创新十年”计划,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国内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健康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京津翼协同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制定实施《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新兴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省内环境。“十二五”以来,我省坚持“两加一推”、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大力构筑“精神高地”,奋力冲出“经济洼地”。通过打造“5 个 100 工程”等发展平台集聚了发展要素,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科技资源聚集。大数据、大健康产业贵州落地,统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引领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大扶贫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跃上台阶。
2.面临挑战
在经济新常态下,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任务紧迫而艰巨;在全国各省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力推动新兴产业上规模、提水平、增效益,发展新兴产业和转型升级攻坚阶段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总体看来,“十三五”时期贵州省新兴产业发展环境机遇大于挑战,加快发展的基本面继续向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二章 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突出抓好以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坚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产业后发优势,把新兴产业作为促增长的着力点。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产业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以“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为路径,促进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壮大,重点建设大平台、奋力打造大产业、突破一批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核心专利、开发一批重点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将我省建设成为西部独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大数据综合实验区。
第二节 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建立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快突破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开放带动发展。以开放倒逼改革、促进发展,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宽发展视野、寻求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提升新兴产业开放发展水平。
——坚持绿色集约发展。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型新兴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绿色制造、绿色产品,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向产业园区集聚,加快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产业。
——坚持高效优质发展。实施增效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链向技术、价值链高端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土地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坚持项目支撑发展。坚持项目引进和培育并举,着力引进体量大、质态优、效益好、节能环保的项目,大力培育产业链长的大项目,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总量目标。到 2020 年,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 3500 亿元,增加值年均增长 23%左右,工业增加值 820 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 13%以上。
——研发投入。到 2020 年,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 0.8%左右。
——创新能力。新增 5 个以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新增 90 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企业培育。培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企业、竞争力强的中型企业、科技驱动成长的小巨人企业、充满发展活力的小微型企业。到 2020 年,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培育 100家行业引领者重点梯队企业,50 家左右国际行业引领者企业。
——绿色发展。到 2020 年,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 18%以上,打造一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建成一批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形成一批国家生态产业园区。
第三章 产业布局
坚持突出优势、要素集聚、稳步调整、功能整合、布局优化、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壮大产业集群规模,着力解决产业布局“乱、散”问题,加快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健康医药产业,做强做大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
第二节 产业布局
1.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
贵阳市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与电子元器件等;贵安新区重点发展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芯片与集成电路等;遵义以新蒲新区等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电、电子元器件等;六盘水市以富士康盘县精密电子产业园为载体,发展智能端产品和电子元器件制造; 安顺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LED 等产业;毕节市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产业、北斗导航终端产品制造; 黔东南以凯里经济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园为载体发展集成电路芯片。
集成电路与电子元器件产业布局在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凯里经济开发区、遵义市新蒲新高科技产业园;电子基础材料产业布局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开发区;高端音响设备产业链布局在毕节市金沙县工业园区;智能终端产品布局在贵安新区、六盘水钟山工业园区、凯里经济开发区、遵义市新蒲新区高科技产业园;北斗卫星配套产业布局在贵安新区、毕节市。
2.大健康医药产业
以贵阳为核心,发展壮大益佰、乌当、修文、清镇、龙里、贵安等医药产业园,建设“贵阳新医药产业圈”。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医药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聚焦重点项目,形成西部有影响力的医药产业示范区。支持贵阳乌当医药产业园区、安顺西秀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遵义市、黔东南、黔南州主要以药材种养殖、中药饮片加工为主,发展成为我省最具特色的中药民族药原料供应基地。鼓励西秀、红花岗、兴义、凯里、大方、施秉、六枝、丹寨等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医药产业,引导形成一批具有区域辐射效应的医药产业集群。围绕 18 个道地特色中药材大品种,在全省 39 个重点县(市、区)打造规范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
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航空航天装备重点布局在贵阳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等。贵阳市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航空关键材料及零部件等,安顺市以教练机、无人机等整机及航空大型结构件覆盖件、系统部件、悬挂装置、零部件等为发展重点,贵安新区、贵阳市以通用航空运营带动通用飞机配件、维修、飞行培训等为主,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布局在贵阳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遵义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六盘水红桥新区、长顺威远工业园、惠水长田工业园、丹寨金钟工业园等。贵阳市以工程机械装备、智能测控装备、应急装备等为主,遵义市以海洋装备、核电装备的配套为主。六盘水发展煤矿开采成套设备,铜仁、遵义布局发展内河船舶制造及相关产业。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布局在贵阳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安顺西秀工业园等。
4.新材料产业
依托贵阳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贵阳修文(扎佐)新材料园、福泉-瓮安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大力推动高强韧铝合金、高速重载列车关键材料、高强度石油压裂支撑剂、高性能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组件、锂离子与铝电池材料、以及磷系精细化学品材料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依托遵义新材料产业坪桥基地、遵义红花岗区湘江工业园区、遵义和平工业园区及钛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大力推动高纯钛及钛合金、特种钢绳、镍基高温合金等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依托安顺镇宁精细化工园区,大力推动高纯碳酸钡等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依托开阳磷化工产业园、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铜仁大龙经济开发区锂电产业园、铜仁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松桃工业园等,大力推动高纯电解金属锰、锰酸锂及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专用型电解二氧化锰、高纯硫酸锰、树脂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三元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
依托黔南州福泉市磷化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动电子级氟化氢、电子级磷酸、电子级三氯氧磷、高纯黄磷、高纯四氟化硅、高纯无水氟化氢、精碘等电子级磷及磷矿共伴生元素化学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依托六盘水水城经济开发区、黔西南州郑鲁万工业园区玄武岩科技产业园,开发生产玄武岩纤维材料。黔南州大力发展贵定联合硅业硅钙板、环保涂料等节能环保新型建材。
依托毕节煤制乙二醇生产基地,大力发展 PET 工程塑料、涤纶纤维以及 PET 光学聚酯膜、光伏用 PET 膜等功能性膜材料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依托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力推动石墨烯、铌金属材料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石墨烯导电粉末材料、表面功能材料、柔性吸附材料和高品质铌片、高性能铌合金等铌金属新材料。
5.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重点布局在贵安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贵阳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贵阳观山湖高端制造产业园、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园、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遵义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与巴斯巴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黔西南州甲醇汽车与甲醇燃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关键零部件及配套设施重点布局在贵阳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贵阳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遵义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铜仁大兴科技工业园等。
6.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品及环保服务业重点布局在白云区生态环保产业园、贵安贵州节能环保产业园。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重点布局在铜仁大龙工业区、万山固废产业园、六盘水红桥经开区。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重点布局在六盘水、毕节、遵义、黔南、黔西南,利用黄磷尾气制化工产品及发电,燃煤锅炉烟气制硫酸,瓦斯发电,磷石膏综合利用,形成生态产业格局;黔西南州、安顺市要重点利用粉煤灰、矿渣、建筑垃圾等废弃物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形成绿色、节能、循环的生态产业格局。
7.新能源产业
风力发电重点布局在毕节、六盘水、黔南、黔东南、黔西南。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合成油布局在在黔东南、铜仁等农林生物质丰富地区。垃圾发电布局在各市州人口相对集中、垃圾产生量大的区域。太阳能产业重点布局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中关村科技园等。
风电装备重点布局在遵义湘江工业园、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定昌明经济开发区等。煤层气(瓦斯)发电装备重点布局在六盘水红果经济开发区。智能电网重点布局在遵义湘江工业园、遵义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贵阳白云区生态环保产业园等。
第四章 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1.目标定位
紧紧围绕《中国制造 2025》和“大数据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重点打造大数据配套端产品层和信息化融合产业体系,以贵阳、贵安、遵义“三核”驱动,其它 7 个市(州)差异化协同发展,全力建设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到 2020 年,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产值达到 1000 亿元。
2.发展重点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重点发展模块化、高频化、低功耗、智能化的新型电子元器件,推动 4G 通信终端等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重点开展北斗定位导航模块、通信模块等集成芯片的设计制造与封装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积极开发高可靠、大功率的厚薄膜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技术,推动高端 MEMS 射频滤波器产业化,提高动力锂电池材料、半导体电子浆料、电子铜箔、高性能磁性材料等电子材料生产规模,提高先进电子技术的应用水平,形成较为齐全的生产配套体系。在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的传感、控制新型电子元器件,重点推动芯片产品在智能移动终端、GIS、物联网、IC 卡、智慧城市、多彩贵州等产品(服务)的产业化。推动条形码、RFID 射频识别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2)大数据智能终端。重点发展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居、便携式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可穿戴设备,沿产业链带动显示面板、显示模组、控制电路等配套产业,积极推动家用视听、汽车电子、健康电子、信息安全等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积极推动云服务器、数据中心设备、云存储设备、桌面云终端等研发与产业化。
第二节 大健康医药产业
1.目标定位
做大做强中药、民族药,培育发展生物制药,加快发展化学药,提升发展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拓展新医药衍生产业,培育优势品种,打造龙头企业,建成为国内最大的苗药研发、生产基地。到 2020 年,全省民族药总产值力争突破 1000 亿元。
2.发展重点
(1)中药、民族药。鼓励创新药物研究,加强新产品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研究,对现有创新药、民族药独家品种进行“二次开发”;进一步加强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和质量标准提升;加大现有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加强现有大品种的品牌和市场维护,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2)生物制药。通过项目及优强企业的引进,发展胎盘多
19肽注射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制品。加强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研发及产品产业化,逐步推进在治疗性疫苗、重组蛋白药物、重组单抗药物以及干细胞治疗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
(3)化学药。按照国家仿制药政策要求,抓紧专利药仿制;重视化学原料药及制剂新技术引进,加强制剂技术以及新辅料研究、引进和推广,提高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仿制的起点和水平;发展化学原料药中间体,激活闲置药号,加快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品更新步伐。
(4)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重点开发生产医用氧气加压舱、电动轮椅智能控制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化医疗设备。支持生产医用贴敷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等产品做大做强。开发精密输液器、蛋白质芯片传感器、可吸收生物材料等高质医用耗材产品。引进一批数字影像、检验检测、诊疗设备、医用特种车辆等生产企业落户我省。
(5)大健康医药衍生产业。开发特色保健品、特殊化妆品、日化产品;大力发展药食两用产品,推动贵州道地大宗药材进入新资源食品目录。以天麻、杜仲、灵芝、太子参、薏苡仁、银杏、桔梗、金(山)银花、刺梨、鱼腥草、石斛等药材为重点,开发保健食品与保健用品;加强提取物关键技术攻关及质量标准研究,重视植物提取物下游产品的开发,提升原料药、精油、香料、食品添加剂等为代表的植物提取物产品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
第三节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目标定位
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大力推进卫星应用,着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和高端基础件,积极培育绿色船舶、3D 打印技术装备、海洋能源工程装备,实施网络协同制造示范工程,构建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服务生态圈,促进高端装备制造向精密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配套完备、具有军民深度融合、技术双向互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到 2020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 800 亿元。
2.发展重点
(1)航空航天装备。重点发展无人机、教练机、轻小型通用飞机等整机,推进航空装备生产、维修和试训一体化。发展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发动机叶片、机载设备、大型覆盖件、特种合金大型铸锻件等民用航空整机制造及配套产业。积极争取通航整机制造项目落地。推进航天器卫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定位系统等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卫星应用系统芯片产品、天线产品的开发应用。围绕北斗卫星应用,推动航天技术在国土资源测绘、城市规划管理与监测、抢险救灾、交通运输、物联网、远程服务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及示范推广。开展航天技术及产品在“智慧城市”试点、“天网工程”、“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应用。
(2)智能制造装备。着力提高应急装备、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特色农机、建材机械等整机产品的数控化、智能化水平,加快研发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智能装备新产品。在化工、医药、特色食品、新型建材等传统特色优势行业,加快实施以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化装备应用为主的技术改造。在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数控机床、高端基础件、医药、特色食品及磷化工等领域,建立一批柔性化生产线,开展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按“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推进智能制造机器人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开发移动终端、穿戴式植入式智能机器人服务等增值服务产品。推动智能设备终端接入贵州工业云平台,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重点发展增材制造术应用及装备,大力培育基于云制造模式的 3D 打印创意应用产业。提高智能型中高压电气成套开关及装备、智能化变电站等产品技术水平与规模。
(3)轨道交通装备。大力发展 80 吨以上大轴重长编组重载货运列车、时速 120 公里以上高速重载货运列车等新型产品。加快贵州轨道交通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基地,形成新造、大修城市轻轨列车能力。重点发展城市轨道 B 型车辆、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成套技术与装备,大力发展交通装备配套用转向架、齿轮箱、轻量化车体内装饰与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及高速重载铁路专用轴承钢、铸钢轮对、高速重载火车闸瓦、铁路专用雷达测速仪及磁电传感器部件等轨道交通装备及装置产业化产品,积极推进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运控系统、自动防护系统等开发和生产。积极拓展轨道交通设备的工业设计、质检、组装、修理、配件等生产型服务业,打造轨道交通生产、制造、配套及服务产业链。
(4)新能源装备。加快风电整机成套装备产业基地建设,扩大现有大中型风电锻件、风电叶片等优势产品生产规模。做大单晶硅、多晶硅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产业,推进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积极开展太阳能并网工程。加强核电技术攻关,提高核电站设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以第三代主蒸汽安全阀和稳压器安全阀为切入点,重点发展核岛和常规岛各系统、各种类型安全阀和为核电配套的高附加值特种阀门。
(5)高端基础件。重点开展高速高精数控机床轴承、工程机械用高压液压元件、高端紧固件标志性基础件的技术创新,重点提升材料成形工艺的精密化与绿色化水平,提高绿色铸造、锻压、精密可控热处理等标志性基础制造工艺,加大对传统制造工艺和设备的数字化控制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推进机械基础件向长寿命、高可靠性、轻量化、减免维护、再制造的方向发展,促进基础工艺向绿色、降耗、改善环境的方向发展。
第四节 新材料产业
1.目标定位
依托贵州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一批高性能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含磷、氟、碘、硅、稀土等元素的精细化学品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和电子功能材料等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着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比较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有序集聚发展的先进新型材料骨干企业及产业基地,到 202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350 亿元。
2.发展重点
(1)金属及合金材料领域。主要发展重大装备关键配套金属结构材料,铝、钛、锰、镁、锌等金属及其高性能合金材料,加快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的产业化,加快开展锰、钒等特色优势金属新材料及其衍生材料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重点突破上述金属材料成分设计和工业化熔制技术、超轻金属结构和层板复合结构的设计及制备技术、增强体和基体的空间及尺度可控复合技术、精确成形技术以及先进粉末冶金技术,加快陶瓷钢制备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拓展新型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社会生活等各领域的应用,形成高性能合金材料产业链。
(2)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大力发展超微细功能粉体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非金属矿物材料、防辐射材料、耐火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高纯非金属材料等,重点推进纳米材料在塑料、橡胶、涂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陶瓷、日化、电子等产业中的应用,积极开展特色非金属矿物材料高性能化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原辅料等制备技术。
(3)新型化工材料领域。主要发展磷化工、煤化工和植物化工的新材料,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学品,高性能纤维、纳米化工材料,以及氟、碘、硅、钙、稀土、钡等精细化工系列产品,大力发展碳氢化合物、聚乙烯醇、高性能氟化物及其改性材料,二氧化碳、工业含硫废气、汽车尾气催化转化用催化新材料及改性材料。聚合物改性功能助剂及功能母粒,积极发展五倍子、石蒜、废弃烟叶、芭蕉芋等植物化工原料及其深加工材料,积极培育纤维素基可降解材料、生物质复合高分子乳液、生物质基载药纳米微粒等新型生物基功能材料,着力开展稀土永磁、催化、抛光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以及高性能膜材料用关键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聚合物材料领域。主要发展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改性材料,开展工程塑料改性及加工应用技术、聚合物无卤阻燃技术、微孔发泡技术、共混改性技术、共聚改性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4)新能源材料和电子功能材料领域。主要发展锂离子电池、铝电池、光伏电池等先进电池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大尺寸蓝宝石材料、银粉及无铅化电子浆料、平板显示器件厚膜玻璃浆料、障壁及背板反光玻璃粉等高性能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元器件、平板电器元器件关键材料,以及石墨烯、碳化硅、新型电路基材、电子浆料、封装材料、透明电极导电材料、电子级磷酸,高纯三氯氧磷、钛酸钡、黑磷、铝磷化合物等电子功能新材料;积极发展高纯镓、氮化镓、砷化镓、β-FeSi2 等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以及 PTC、NTC 陶瓷材料,积极培育生物可降解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电子电器产品限用物质替代材料等。
(5)新型建筑材料领域。主要发展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新型保温隔热阻燃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
1.目标定位
以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和电机制造技术,充电装备、加气设备及充电充气终端产品的安全配套和能量存储系统技术等多种新能源汽车技术为主导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工程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专用车以及配套设施,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总产值 120亿元。
2.发展重点
(1)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推进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天然气大中型客车、甲醇燃料汽车研发及产业化。
(2)新能源工程车。重点推进二甲醚—天然气混燃重型卡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
(3)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重点推进锂离子、铝电池材料及动力电池产业化开发,积极开展动力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开发;大力推进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器、机电耦合装置、减速器、电驱动桥的产业化开发,加快开发能有效提升电机及传动系统效率的动力合成装置及控制系统;着力推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空调和可用于能量回馈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开发及产业化,加快发展新型车用电子仪表、车用传感器等关键产品及其基础元器件。
(4)新能源专用车。围绕大旅游、大扶贫、大健康,大力发展特种专用车。以各类园区用车为重点,发展观光客车和区内短途交通客车;以市政、警务、卫生防疫、环卫、邮政、电力等特种公用行业为重点,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轻型特种车和商务专用车。以市县、乡镇物流应用为重点,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厢式货车和物流车。
(5)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充电充气技术与设备研发。实施慢速充电设备、车载充电设备、大功率快速充电设备以及电池的快换技术及设备。鼓励研发充电设施接网、计量计费、监控等技术。推进与智能电网相融合的能量转换、充电、电池组检测维护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发展充电站、充气站的安全配套设备,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化体系。建立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体系,强化财税、技术、管理、金融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第六节 节能环保产业
1.目标定位
着力突破钢铁冶金(铁合金)、有色金属冶金、磷化工、煤化工、火电等原材料产业能耗高、污染大,以及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附加值低等技术难题,开发节能环保产业链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和一批比较优势明显、产业配套完善、有序集聚发展的先进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大力发展源头减量、资源化、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新技术,推进产业化,提高资源产出率。着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再生产产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 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 140 亿元。
2.发展重点
(1)高效节能产业。着力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工艺与设备,重点支持余热余压余能回收和水回收利用技术应用、燃煤工业锅炉燃料替代改造、电解铝高效节能技术和高压变频调速、永磁涡流柔性传动技术、稀土永磁电机等节能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提高节能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成套生产能力。打造我省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潜力巨大的涵盖技术、制造、产品和服务的节能产业体系。
(2)先进环保产业。推动水、大气、土壤、重金属等污染防治、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减震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推进高效膜材料及组件、生物环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提高环保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成套能力,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大力推进环保服务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运营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探索新型环保服务模式。
第七节 新能源产业
1.目标定位
新能源的技术、产品、平台、市场、商业模式等立体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建成贵州智慧能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新能源集控中心,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到 2020 年,新能源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90 亿元。
2.发展重点
(1)新能源发电。扩大资源富集地区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煤层气发电规模;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边远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推进实施秸秆等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核能发电;努力降低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2)能源综合利用。重点推进以小油桐、芭蕉芋等生物能源制备生物柴油、燃料乙醇,进一步推动秸秆气化的焦油处理和燃气净化。大力开展页岩气开采和煤层气综合利用,利用提纯、液化、压缩等技术,生产 LNG(液化天然气)和 CNG(压缩天然气);持续推进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推进黔北页岩气开发。
(3)新能源装备。以风电整机生产为核心,加快整机成套装备产业基地建设,扩大大中型风电锻件、风电叶片等优势产品生产规模,大力引进风电轴承、整机控制、偏航系统等生产技术和大型企业落地。重点研究开发适合贵州高原山区特点的风力发电机组,特别是抗凝冻风机叶片。太阳能发电组件。重点开展太阳能发电材料及组件产业化,大力推进高可靠太阳能电池、低日照太阳能装备、太阳能级多晶硅与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设备生产线等研发与产业化。页岩气、天然气。重点推进压裂泵车等页岩气开采成套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开展微小型燃气轮机研发与产业化。生物质能源。发展垃圾、沼气等农林废弃物为燃料的发电装备和系统。核电配套组件。支持第三代核电站用核级锻件产业化研发。
第五章 主要任务
1.建立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依托“千企改造”、“百企引进”工程和“双培育”等平台,开展重点产业的工艺优化行动,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成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质量升级、规模爆发。一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军民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联盟;二是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创新活动、成果转化中的主导作用,大力支持创建和做强以企业为平台的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三是加大对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出台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四是推动我省新兴产业高端突破。每年在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实施 30 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100 项重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100 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2.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
(1)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扩大人才总量与优化人才结构相结合,抓高层次人才与抓实用人才相结合,集聚省内外、国内外高校和研究单位的智力资源,形成服务新兴产业创新的开放型智库(专家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支撑作用,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新增和调整相关专业,定向培养卓越工程师、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蓝领创业者等各类创业主力军大胆创业创新。设立“匠人”专项经费,专门用于高技能人才队伍“蓄水池”建设,建立从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到首席技师的梯次培养体系;制定有利于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分配机制,强化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的政策鼓励,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采取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等股权激励方式,或项目收益分红、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深入推进“教授博士进企业”、“高层次人才进企业活动”,加快将贵州建设成“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
(2)加大 R&D 投入强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将 R&D 投入纳入企业财务预算,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能低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强度力争达到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设备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贷款规模,对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给予重点支持。逐年加大省级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市州、区县设立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带动、企业投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3.大力发展产业创新动力
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抓紧制定和出台支持众创空间建设,促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设立创新创业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启动资金支持,鼓励国内外科技人员、高校院所、企业员工等创业人才创办科技创业企业;贯彻《贵州省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鼓励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科技创新服务和技术成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购置研发设备、开展技术合作等给予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建设多种形式的孵化机构,构建“孵化+创投”的创业模式;鼓励社会机构开展非盈利性质的创业路演、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各类创业活动;鼓励科技服务机构向创新创业企业及创业者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4.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能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项目链,围绕项目链开展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在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技术推广能力、项目孵化能力的成果孵化平台和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落实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政产学研用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或工程技术研究院;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军民协同创新、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的改造提升,支持企业与相关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通过成果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第二节 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
1.加强建设质量提升系统工程
(1)建设质量提升平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大力实施“千企改造”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程,增加中高端工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围绕影响产品质量的行业共性难题,制定实施质量攻关计划,解决制约产品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加强企业技术质量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建设检测验证机构,加强工业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鼓励企业依托国家技术评价实验室开展产品研发和产品质量改进与提升工作。建设重点产品标准符合性认证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2)建设质量提升人才队伍。研究建立质量工程人才评价制度,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质量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推进建立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促进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广泛开展 QC 小组(质量管理小组)、“五小”(小建议、小革新、小攻关、小发明、小创造)、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3)建设产品质量责任体系。加大对质量技术创新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企业严格落实质量首负责任制和产品“三包”、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质量安全责任,促进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全面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督促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抓好重点消费产品质量提升、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输往外地产品质量提升、服务业质量提升四大专项行动。开展“安全、诚信、优质”服务创建行动,持续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实施售后服务质量测评、服务质量对比提升行动。
2.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品牌发展水平,进一步树立品牌发展理念,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全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企业拓展品牌效应,鼓励企业收购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大对品牌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促进我省新兴产业产品的市场发展。加大品牌推广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建立品牌培育体系并有效运行。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建设,引导产业集群发展、高端发展、品牌化发展。
3.加强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建设
(1)全面推进产业标准化建设。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推动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增强企业标准化能力;对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的单位给予奖励。推进块状产业标准提升,推动技术创新成果标准化,加强标准化合作交流,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
(2)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兴产业领域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工作,在大数据等重点突破的新兴产业形成重大关键技术专利群,培育形成一批全国驰名商标和贵州省著名商标,加大专利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支持和引导重点产业构建专利保护网,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探索以公证方式保管知识产权证据及相关证明材料,加强对证明知识产权在先使用、侵权等行为的保全证据公证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作用,为当事人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提供更多途径。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积极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消除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壁垒,建立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化机制,为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向研发设计、系统解决方案等高价值链攀升。
第二节 深化开放合作
按照主体性、差异性、战略性、多样化四项原则和空间、时间、产业三个梯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加强与成渝、长株潭、滇中、北部湾、珠三角等周边经济合作,重点发挥大数据产业先发优势,谋求在国内产业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的引领作用,加强与印度、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知名大企业的合作。落实“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以产业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城融合为重点,推动区域协调开放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产业补链、强链为重点,以助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目标,坚持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并重,引内资与外资并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第三节 促进要素保障
健全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对七大新兴产业投入引导机制,推动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向七大新兴产业聚集;充分发挥“黔微贷”、“贵园信贷通”、“贵工贷”、“电商信用贷”等融资产品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增加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担保基金等间接扶持的资金比例;加大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入;加强对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加大在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市场拓展、品牌建设、人才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落实国家、省级各类产业扶持和奖励政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和新材料首批(次)风险补偿机制。
第四节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加强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全省工业发展规划等综合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
建立和实施规划目标责任制,加强规划管理的责任落实。明确实施主体及责任,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分解落实规划目标和任务,明确部门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并纳入绩效考核。建立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统计与运行指标体系,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加强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做好信息发布和预测预警等工作。
建立健全规划评估机制,对规划目标实现情况、重点任务推进情况、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规划实施最后一年,要进行总结评估,对规划目标最终实现情况进行预测,对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对重大政策绩效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