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底启动开发建设以来,贵安新区一直秉承“文化为魂”的理念,把文化的传承与塑造作为一种使命,力求以文化来滋养这个“山水之都·田园之城”的未来。在规划理念上,坚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天道法则和生态智慧,注重山地特色和延续历史文脉,促进产、城、景互动融合,推动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在规划编制上,总体空间布局为“一核两区”,其中一区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包含“屯堡村寨群落、手工艺遗产群落”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深深体现对文化的敬畏;在特色风貌塑造上,率先编制建筑风貌导则,形成了“现代本土、多元融合、清新亮丽、生态智慧”和“绿水、青山、红瓦、白墙、披檐、收颈、竖窗、通廊”的独特建筑风貌指引。
“希望全世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能够在此次民博会上碰撞融合、共生共荣,贵州绚丽丰富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能够得到全方位展示,贵州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得到大力传承弘扬,并为贵安新区推动文化兴区提供有益指导和帮助。”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马长青道出了期盼。
马长青表示,文化构成作为城市的精神内核,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在保持对文化敬畏的同时,贵安新区高度重视人文魅力空间的构建,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以及新区文化事业的培植,努力打造全国知名、有世界影响、以文化见长的现代特色城市。
鉴宝
彰显新区文化自信和文化情怀
玉器和佛造像“珍品”亮相 藏家赠古玉器助建贵安博物馆
出自昆仑山脉的和田玉,雕刻细腻生动,工艺精湛,美轮美奂……民博会上,由贵安新区委托中藏网向全国知名藏家征集而来300余件玉器精品让与会嘉宾和慕名前来参观的民众流连忘返。一同展出的60余尊来自各地藏家的历代佛造像艺术品,以金胎、银胎、铜胎、玉胎、石胎、木胎等不同材质展示佛造像的艺术风采。
展览旨在向民众诠释中国优秀传统玉文化的“德魂”和佛教文化的“活魂”,展现贵安新区文化自信,彰显新区文化情怀。
9月25日,来自北京、南京、上海、广州、郑州、开封、南宁、成都、宁波、贵阳及贵安新区等地的41位收藏家来到民博会,将他们自己收藏已久的良渚玉琮、三星堆玉器、商代青玉弦纹罐、西周玉刀、西周玉琥、春秋蟠螎纹玉佩、战国玉犀牛、汉代青白玉碗、宋代玉圭等53件古玉器捐赠给贵安新区,以助力新区博物馆的建设。
南京博物院研究院、著名玉器鉴定家汪遵国表示,中国的玉器藏品非常丰富,收藏家能够把珍藏的精品捐献出来助建博物馆,将对贵安新区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自上海的捐赠者蔡黎在此次公益活动中捐赠了4件藏品,分别是良渚文化时期的神面纹玉琮和玉钺、西周时期的青玉璧、汉代的玉瑗。她告诉记者,贵安新区建设博物馆,举办收藏家捐赠活动,体现了贵安新区对优秀传统文化和收藏家们的重视。自己的捐赠行动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意在通过捐赠古代艺术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代历史珍宝,也希望以此能够激发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中。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收藏家充分利用贵安新区新建博物馆这样一个平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多彩贵州各美其美,民族文化美美与共。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贵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富杰表示,对于藏家捐赠的中华古玉器,贵安新区将精心保护好、展示好,让藏品在贵安得到发扬光大。
据介绍,贵安新区开发建设以来,新区立足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从一开始就推进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和打造,高起点规划建设世界民族民俗博物馆、泰豪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民族文化产业园等重大文化项目,建立了小说、影视、歌舞、书法、绘画等创作基地,同时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构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有世界影响的人文魅力城市。
捕捉
情深梦美 精彩贵安
光影记录新区 挥墨写意贵安
民博会会展中心,贵安新区首届绘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的走廊上,平寨村72岁的刘文秀指着其中一幅获奖摄影作品骄傲的告诉记者说:“一眼就看出来了,就是我们村。看,不错吧!”
贵安美丽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此次民博会上展览的200件绘画和摄影作品,是广大艺术家和爱好者历经数月,用手中的画笔和镜头创造出来的优秀作品,记录和见证了贵安的无限精彩。
新山新水新创作,名师名家出名品。贵安新区主办的首届绘画摄影大赛从启动以来,共征集到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西安、四川、天津、广州等全国知名美术学院以及省内名师名家、爱好者作品2000余件,经过层层评选,共分类评选出获奖作品240件。
“人文魅力城市从诞生到闻名遐迩,少不了一次次独具表现张力的文化创意活动,更离不开文创人的关心支持和潜心投入。首届绘画摄影大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艺术创作在贵安新区繁荣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9月25日贵安新区首届绘画艺术创作大赛和国际摄影大赛颁奖仪式上,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杜丹说。
“新区最吸引我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此次活动摄影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蓝瑞方告诉记者,从新区开发建设以来,自己就用相机记录新区的点滴变化。新区的变化成为他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他希望见证新区从“一张白纸”走向欣欣向荣。
绘画大赛成人组一等奖获得者王琪最关注的则是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作品表现生态贵安、人文贵安和宜居贵安,以此反映崭新的新区面貌。
省美术家协会谌宏微认为,和全国很多国家级新区相比,贵安新区有着其不可复制的特色和优势。此次绘画摄影大赛以贵安为主题创作,恰好是对新区的集中展示和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安。
分享
民博会之贵安成果
在家门口的“大舞台”寻商机
民博会在贵安新区举办,不仅让许多贵安人不出家门就能“游遍全球”,长了见识,还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偌大的商机。
代表新区参展的金凯利民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郜凯告诉记者,民博会上,他与众多前来参展和观展的商家达成了10多万元的旅游商品开发意向性协议。而通过众多游客的咨询和消费,他也完成了一次市场调研,为自己下一步开发更多契合市场需求的商品提供更多“素材”。
贵安新区平寨竹叶布依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龚表示,民博会聚集人气,有助于产品的宣传和推介。民博会更是一个开阔视野,提升学习的平台,通过他山之石,博采众长,有利于企业将来更好发展。
而借着民博会的“东风”,贵安新区人气爆棚。民博会举办地所在的马场镇平寨社区的“农家乐”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
早在民博会举办前夕,平寨社区“农家乐”老板王深林便已着手准备。
“特别要求服务员要注意食材、餐具卫生和环境卫生,为此专门对冰箱和餐具进行清洗消毒,食材也是购买新鲜上市的。”王深林告诉记者,他还专门为民博会制作了一份新菜单,菜单除了保留当地的一些特色菜外,还增加一些其他菜系,以满足民博会来自四面八方不同人群的需求。
民博会开幕当天,王深林的餐馆吸引了200多名观展者和游客用餐,接待比平日增加了一倍,收入也翻了番。因为外国游客也不断关顾自己的农家乐,王深林还专门为他们准备了刀叉等餐具。
让王深林更兴奋的不止如此。他说,民博会的举办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平寨,知道了自己的餐馆。
民族文化发展贵安国际论坛 碰撞融合 共生共荣
文化软实力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一带一路下如何寻求文化共生、民族工艺品的提升空间、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9月24日下午,在“民博会”民族文化发展贵安国际论坛上,来自国际国内在民族文化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聚集贵安,高端交流,引发了一场关于探讨“从冲突到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未来“头脑风暴”。
专家观点
陈士富(中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少将军衔):
文化软实力拉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软实力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民族民间文化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要把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得更好,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关键是精心培育和加大扶持。一是要培育好发展载体和平台,二是要按照精品工程、形象工程、品牌工程标准来培育打造,努力提高品位和档次,三是要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同时,推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发展,要注意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和服务大众,扎实有效提高作品内涵挖掘和质量,坚持“德艺双馨”。
邱世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寻求突破 实现转型
贵州民族产业形式多样化,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要理性分析得失、优劣,扬长避短,稳步发展。贵州民族产业与民族文化面临着挑战与机遇,要注重全面性宣传、突出高原独特性、实现资源的转换以及民族产业发展的文化支撑。此次贵安新区依托民博会承办“从冲突到共生”研讨会,本身就是在努力寻找突破点,实现自身的转型,非常具有时代意义,反映出整个中国的发展趋势,是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
于 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
让民族文化遗产“活”起来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要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成立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等非政府公益组织,做好民族文物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做好民族文物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文物市场的管理,为文物的保护工作创造一个良性的市场环境;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增强对文化遗存区域的文化内涵,围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说话,讲好中国故事”这个主题,创新文物保护理念,积极推动“文物+”,着力让民族文物在保护与利用中“活”起来。
梁海明(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一带一路”建设应寻求文化共生
在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减少文化上的冲突,寻求文化共生。“一带一路”倡议应建立在文化共生而非文化冲突的立场之上。要在文化交流上进行创新、增强双向沟通及增进文化产业合作,才能为中国与沿线各国文化共生疏通渠道,并进一步利用文化上的交融和共生,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金融和政策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乃至民心相通担当桥梁角色,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的全面建设。
于运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公关学会副会长):
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民族文化只有在对外交流中被其他文化所欣赏才会成为“世界的”。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时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全球化对于民间文化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与新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国际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助多种平台和传播渠道,加强文化的国际交流,并着力打造文化精品,精心塑造一些文化品牌,充分借助大众媒介渠道,发挥形象使者的推介作用。
玉文化贵安论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寻找心灵栖息之地
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索中华文化的精髓意义重大。9月25日,由贵安新区管委会、中藏网、贵州日报《藏天下》杂志共同主办的民博会“玉出昆冈·德润贵安”玉文化论坛,汇聚各界专家学者,通过演讲对话的方式,共同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中国道德社会的深远影响。
玉文化论坛的举行,力图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让人们不仅感知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道德建设的深远影响,还感知一个国家级新区对于文化传承孜孜以求的精神探寻,让人们感知贵安一直在寻找水活石润、芳草萋萋的心灵栖息之地。
文化部中国古城镇保护发展委员会执行会长何源胜认为,新型城镇化要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是城镇发展的源头,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一些传统产业衰退并且外移,文化产业恰好可以与城市产业转型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再利用,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有机融合,是一个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首席金融专家申峰表示,文化产品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新市场的产业,只有创新的政府才能把握时机快速打造文化产业,从而增加经济发展的动能。贵州把“民博会”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品牌来打造,必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活力。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秘书长兼执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勇锋通过对儒、释、道三家“修心”理论的梳理,表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应当继承、丰富和弘扬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而阐发和运用儒释道的“修心”理论,对于推进我国的道德建设和信仰重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贵州省作家协会有关专家表示,古语说“清风明月本无价”,贵州的“清风明月”要珍藏。我们不仅要收藏贵重的物品,更要珍惜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珍品,人人都可以做收藏者,收藏贵州的“清风明月”。
论坛上,部分专家一致认为,玉文化与乡愁的关系,是交流的轨迹,是人们之间的情绪所在。乡愁是民族记忆,贵安借助举办“民博会”这个契机来打造中华乡愁文化所,把乡愁的记忆、关注度吸引过来。31位收藏家在德润基础上做了一个展览,会吸引更多友人,且对玉文化的推广很有影响。